Page 354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54

342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附录一















                   《上海犹太纪事报》 的社会作用和历史意义
                                              1




                  作为一份报纸,《上海犹太纪事报》在犹太隔离区的社会作用怎样?从传

              播学的角度看,这些作用是如何发挥的?通过对《上海犹太纪事报》的内容分
              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海犹太纪事报》是犹太隔离区民族性的集
              中体现,是犹太难民自治的舆论代表,是犹太难民瞭望外部世界的信息窗口,

              同时是犹太隔离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隔离区犹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说 :“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一词
             (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
              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 ;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上海犹太纪事

              报》作为难民报纸——犹太难民社会的大众传播——是犹太难民社区社会性和
              整体性的自觉表现,它的存在加强了犹太难民的民族意识,弘扬了民族传统,

              使犹太难民形成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完全意义上的犹太社区。
                  从传播的角度看,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
              的意义空间,这一共通的意义空间从狭义上讲是指传受双方使用共同的语言,


              1  《上海犹太纪事报》(Shanghai Jewish Chronicle),又称《上海犹太早报》,由上海犹太难民创办的德文报纸。
                 原是一张周报,1939年5月5日改为每日出版的早报。二战结束后,于1945年11月改名为《上海回声报》
                (Shanghai Echo), 一直办到1949 年上海解放,是历时最长的德文犹太报纸。奥西 · 莱温(Ossie Lewin)任
                 该报主编。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