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5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75

第十九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四 :            363
                                                           犹太难民群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返回西柏林,成为柏林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                        15
                        除了流亡中国上海和哈尔滨的犹太难民外,还有一些犹太难民流亡到了

                    中国的其他地方。他们人数极少,往往没有在当地形成像在上海和哈尔滨那样
                    的“犹太人共同体”组织,然而,这样的犹太难民却恰恰是真正意义上的流亡

                    科学家。
                        讲德语的流亡科学家一般都选择欧美国家,而不是中国作为他们的流亡
                    首选国,这主要是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上的隔阂、中国大学教育和科学发展

                    上的相对落后以及中国人民正在进行艰苦的八年抗战所导致的。但例外的情况
                    却相当典型地发生在流亡中国的德国汉学家身上。当然,即使是这类专门学科

                    的犹太专家,选择流亡中国的也同样不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汉学家马
                    丁·克恩(Martin Kern)教授在他1998年发表的《德国汉学家的流亡,1933—

                    1945》—文中,列举了一份在1933年后离开德国的所有29名汉学家(包括流
                    亡中的第二代汉学家)的传记名单。在这29人当中,21人直接选择了流亡美
                    国或英国,只有8人选择流亡中国,他们是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瓦

                    尔特·李本塔(Walter Lebenthal)、鲁道夫·勒文塔(Rudoff Löwenthal)、弗兰
                    茨·米歇尔(Franz Michael)、埃尔温·赖弗勒(Erwin Reifler)、恩斯特·施瓦茨
                   (Ernst Schwarz)、赫尔穆特·威廉(Helmut Wilhelm)、恩斯特·沃尔夫(Ernst

                    Wolff)。这8人中,只有2人流亡上海,其余的6人都流亡到了中国的其他地
                        16
                    方。 了解这些人在中国的流亡经历,对于研究讲德语的知识难民在中国的经
                    历也是有意义的。
                        古斯塔夫·艾克在流亡前就有在中国长期工作的经历。他于1922年获得汉

                    学博士学位后,第二年就来到中国,先后受聘于厦门大学(1923—1928)和清
                    华大学(1928—1933)。1933年他回国待了两年后,却被迫以流亡者的身份再

                    度来到中国,并在辅仁大学任教(1935—1948)。在华期间,他与人共同创办
                    了《华裔学志》,还担任过北京中国画院的讲师,1949年被聘为美国檀香山艺




                    15   Institut für Zeitgeschichte München und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Jewish immigration(Hrsg.),Biographisches
                       Handbuch der deutschsprachigen Emigration nach 1933,Bd.III.New York : K.G. Saur,1983,S.66。
                    16   Martin Kern,“The Emigration of German Sinologists 1933—1945 : Note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Chinese Studies”,in : Jour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8.4(1998),PP.517—527。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