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7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77

第十九章  来华犹太难民特点之四 :            365
                                                           犹太难民群体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


                    纳流亡到上海,在这里他开始学习中文并主要从事体育教学。日本投降后,他
                    于1945年秋前往南京,在中国的国家图书馆工作。他后来担任了“中华民国

                    教育部”部长秘书,还在金陵大学1946年秋从成都迁回后任该校外语系教师。
                    1947到1950年间,他任奥地利驻南京使馆的秘书,后在中国外文出版社做翻

                    译工作。1958至1960年间,他在杭州大学教英国语言和文学,1960年返回民
                    主德国,后在柏林洪堡大学任教。
                        赫尔穆特·威廉,汉文姓名“卫德明”,生于中国青岛,父亲是著名的德

                    国传教士、汉学家卫礼贤。一战后他在法兰克福新建立的中国研究院协助父亲
                    工作,1928年师从著名汉学家福兰格,并于1932年获得柏林大学汉学博士学

                    位。1933年离开德国,到国立北京大学任讲师(1933—1937),同时还兼任中
                    德文化协会会长。在从事了几年的私人研究后,他又任北京大学日耳曼学教授

                   (1946—1948)。1948年他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后任该校的中国史教授。
                        恩斯特·沃尔夫出生于中国天津一个德国犹太商人家庭。1928年在柏林大
                    学学习法律,同时在该校东方语言研究院学习汉语。1933年他刚在柏林法院

                    工作后不久,便因其犹太背景很快被从公职人员中除名。1936年他流亡到中
                    国,加入了唐山和天津的开滦矿业公司,一直工作到1951年。后经香港去东

                    京,并在1959年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任远东和斯拉夫语系的研究员。
                        这些流亡汉学家大多在流亡结束后从中国迁往美国,而不再返回德国,

                    对此马丁·克恩指出了三点原因 : 一是美国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来发展其新的学
                    术兴趣和研究方法 ;二是大多数流亡者都是在流亡后或流亡中才获得教授职
                    位的,对于这些年轻学者来说,政治流亡是其生涯中最富有决定性意义的一

                    步,因而不大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返回故乡 ;三是相对于其他领域
                    来说,德语环境对于从事东亚研究的学者并不重要。                       20

                        20世纪30—40年代流亡到中国的犹太难民,只要还活在世上,都在战后
                    离开了中国,但他们在离开之时都表达了对中国的深深谢意。尤其在上海,这
                    些难民还举行了隆重的离别仪式,他们排出了100朵鲜花组成的艺术图案,以





                    20   Martin Kern,“The Emigration of German Sinologists 1933—1945 : Note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Chinese Studies”,in : Jour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8.4(1998),P.526。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