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2023年7-8月
P. 132

2023 ୍ֻ 4 ௹

                 税đ 导致外煤在上海销售的成本较之前增加 4 日元左右。 ①                       因进口关税的提高和征收反倾销税的
                 流言不断đ 经销商与消费者对日本煤及抚顺煤的购买意愿明显减退。1934 年 2 月đ 上海输入煤炭
                25 万吨đ 其中抚顺煤仅 1. 7 万吨đ 日本煤也只有 3. 9 万吨đ 且多为日资工厂购用。 ②                         加上铁道部调
                 度车辆đ 减轻运费͈ 财政部及地方政府免除各矿杂捐͈ 地方军政长官设法消弭工潮之起伏与土匪之
                 滋扰đ 切实保护矿区安全͈ 实业部指导各矿应兴应革事宜đ 调剂煤业金融等đ 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令华
                 资煤在上海销售明显向好̵ 见表 4̶ 。 ③

                                            і 4  20 ൗࡀ 30 ୍սԚഈݚિฒ൧ӆ౦ঃ                            ̵ 单位͇ 吨̶
                                     1931 年             1932 年             1933 年            1934 年
                     华资煤          470443̵ 14. 51% ̶  514873̵ 18. 45% ̶  936731̵ 28. 26% ̶  1292930̵ 40. 68% ̶
                     外资煤         1361255̵ 41. 99% ̶  1343090̵ 48. 12% ̶  1226089̵ 36. 99% ̶  1320137̵ 41. 53% ̶
                     抚顺煤          610230̵ 18. 82% ̶  361572̵ 12. 96% ̶  429870̵ 12. 97% ̶  176600̵ 5. 56% ̶
                     日本煤          614953̵ 18. 97% ̶  369173̵ 13. 23% ̶  520458̵ 15. 70% ̶  255054̵ 8. 02% ̶
                    其他外煤          185249̵ 5. 71% ̶   202139̵ 7. 24% ̶   201406̵ 6. 08% ̶  133857̵ 4. 21% ̶
                      总量             3242130            2790847            3314554           3178578
                    资料来源: 杨公兆、 董纶 : 《中国煤业现况》( 1934 年 )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 5 辑第 1 编 ,“财政经济”( 6) , 第 591—
                592 页。
                    注: 括号中的数据为该类煤炭的市场份额比重。原始数据在统计 1931、1934 年总量时有误, 本表作了重新计算。


                     虽然đ 增加外煤的进口关税使华资煤得以喘息đ 但其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仍然难以解决。1935
                 年 《 中法规定越南及中国边省关系专约》 的签订đ 将安南白煤的进口关税降低到每吨 0. 89 海关金
                 单位đ 国产白煤随即滞销。 ④          安南白煤的减税事件暴露了华资煤依旧缺乏竞争力的事实。而且đ 开
                 滦煤、 淄博煤等外资煤矿虽在利权上属于外国đ 但因为在中国开采đ 所以常会被误认为华资煤。例
                 如đ 在五卅运动中đ 刘鸿生曾利用开滦煤 “国产” 的招牌以维持市场地位đ 主张日本煤纯粹是外国
                 煤đ 必须首先抵制đ 而开滦煤是国产煤炭đ 应予以不同对待。在九一八事变后đ 刘鸿生也趁抵制日本

                 煤来哄抬开滦煤价格。 ⑤          由此đ 出现 “ 今日社会一般人đ 所谓提倡国煤đ 乃提倡权利落于外人之国
                 煤đ 而非提倡权利在己之国煤” 的局面。 ⑥               而且đ 外资煤并不受关税调整的影响đ 在上海市场中的地
                 位依旧难以撼动。
                     与此同时đ 世界经济衰落đ 国内工农业破败đ 煤炭需求日益减少。各华资煤矿为谋出路đ 不惜相
                 互倾轧đ 降价竞争đ 尽管短期内个别矿商的销量见长đ 但从长期与整体来看đ 都是亏损严重的。 ⑦                                     而
                 政府又缺乏对煤炭产销的有效管理机制đ 来限制煤矿滥出đ 以避免市况的混乱。尽管山东等地方政
                 府曾尝试建立产销合作公司来统筹各煤矿的运销đ 但由于华资煤矿与外资煤矿之间难以协调đ 计划





                    ① 「石炭商况 」 、『石炭時報』 、1933 年 7 月 5 日、66 頁。
                    ② 「上海石炭市況 」 、『官報』 、1934 年 4 月 5 日、126 頁。
                    ③ 《行政院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实业行政工作报告( 摘要 ) 》( 1935 年 11 月)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 《中华
                 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 5 辑第 1 编 ,“财政经济”( 5) ,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96—197 页。
                    ④ 《山西白煤推销之桎梏 》,《矿业周报》 第 15 集,1935 年 9 月 28 日, 中华矿学社 1936 年合刊版, 第 629 页。
                    ⑤ 《刘鸿生企业史料( 1911—1931) 》 上册, 第 16 页。
                    ⑥ 《立法院关心煤业经济情形 》,《矿业周报》 第 5 集,1930 年 8 月 21 日, 第 162—164 页。
                    ⑦  黎叔翔 : 《中国煤矿业形势之展览 》,《矿业周报》 第 17 集,1936 年 7 月 14 日, 第 84—85 页。
                  1 3 0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