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122

&忧支释寃           2020年第3期


                 义,却频频提到社会主义;论者虽激烈攻讦,却又不约而同地赞许社会主义。①这种“泛社会主义
                 化”的思想倾向在贞操的阐述中也有体现%
                     早在1919年,李大钊就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解释贞操的变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的要旨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子贞操问题也是随着物质变动而为变动”。在男子狩猎女
                 子耕作时代、农业和畜牧业时代、工业时代,由于女性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贞操从无到有,从绝对
                 的、强制的、片面的变为相对的、双方的、自由的。将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崩坏,生产方式、分
                 配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贞操内容的变动。②同年,陈启修也在《新青年》上发表《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与贞操问题》一文,其核心观点与李大钊基本一致,但表述方式各异。③
                     进入二三十年代以后,各种社会主义概念和术语在贞操论述中更是频频出现%在1927年《新
                 女性》杂志上关于“恋爱贞操”问题的讨论中,引发这次讨论的《恋爱贞操新论》一文开篇就称,“有
                 不少的社会科学教授们,竟将/社会学’和’社会主义’,’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混为一谈,而没
                 有明确的概念”;认为“恋爱是反社会的,而且是资本制度下的环境特有的”。④其后,剑波又声称
                 自己不愿和那些“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伍”⑤,认为“私有经济制度影响了性关系”,性
                 问题的解决须在“经济制度达到自由共产主义)Free Communism)”之后。⑥章锡琛则质问:“一定
                 要把恋爱与资本制度拉在一起,究竟有什么意思?”⑦在他看来,“杂交论者所最振振有词的,是说恋
                 爱是私有财产制度下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所玩的把戏。这话有一半是对的。恋爱是否私为〔有〕财
                 产制度下的产物,还是疑问,因为在私有财产制度未成立以前的原人社会乃至动物界,已经有粗糙
                 的恋爱形式了。但即使承认了是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物,我们也不能凭着感情立论,说一切私有财产
                 制度下所产出育成的东西都是不对的”。⑧章锡琛的看法又引来了对方的质问:“章先生的意见,似
                 乎是代表以反动的资产阶级一方在说话吧?”⑨这些言论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时
                 的知识界,人们乐于将其作为自己的立论依据,因此在他们的笔端频频出现社会主义、自由共产主
                 义、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概念,甚至给资产阶级贴上了“反动”的标
                 签,不愿与之为伍。将贞操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相联系,这也给本次论争打上了鲜明的现代性
                 烙印。
                     在1933年《生活周刊》展开对贞操问题的讨论时,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话语的运用更为纯熟。
                 如周建人运用阶级分析法来阐述自己对于恋爱的认识,称:“恋爱的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换一句
                 话,即世界的。而思想等却有阶级性。……阶级、地方等不同的异性都有恋爱的可能,故不能附和
                 以有阶级性的思想感情等为无阶级性的恋爱之基本的条件。”⑩这一方法也被其他人所掌握,同样
                 有人称,“一个相信共产主义的女子断不能和一个跳舞专家的摩登留学生恋爱”⑪;“在有阶级分野




                    ①  郑大华、谭庆辉:《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第44—58页。
                    ②  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第219页。
                    ③  陈启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贞操问题》,《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第500—505页。
                    ④  谦弟:《恋爱贞操新论》,《新女性》第2卷第5号,1927年5月,第525页。
                    ⑤  剑波:《璧还“恋爱贞操新论者-的声明》,《新女性》第2卷第5号,1927年5月,第531页。
                    ⑥  剑波:《谈“性”》,《新女性》第3卷第8号,1928年8月,第870.869页。
                    ⑦  章锡琛:《尾巴以外》,《新女性》第3卷第8号,1928年8月,第885页。
                    ⑧  章锡琛:《尾巴以外之续——非非恋爱论并就教于主张杂交诸君》,《新女性》第3卷第8号,1928年8月,第890页
                    ⑨  一波:《非恋爱的又一声》,《新女性》第4卷第3号,1929年3月,第335页。
                    ⑩  克士:《再画几只蛇足》,《生活周刊》第8卷第19期,1933年5月13日,第393—394页。
                    ⑪黄养愚:《应先决定标准》,《生活周刊》第8卷第24期,1933年6月17日,第492页。
                  118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