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三期
P. 117

余华林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界对贞操的现代诠释

                 对爱情保持尊重和忠实的精神操守,后者的重要性甚至在前者之上,“贞操不过是证明自己没有把
                 对方的性爱当作玩耍的事实,并非是要从一而终”。①在这一阐释过程中,贞操的传统意涵被逐步
                 解构,而越来越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忠实”“专一”。正如有人称:“我以为贞不贞固不大要紧,
                 忠实与操守则是很紧要的。我不注重’贞’,我注重/操’,我不以为处女为可贵,我以为’忠实’是
                 要的。……所以谈'贞’不如谈'操’,谈’贞操’不如谈’忠实’。”②甚至有人将贞操回归到一般的
                 道德规范,认为:“贞操的意义简单的说是贞洁的气操。如详细一点说,贞洁就是独立高尚,气操就
                 是人格%所以有独立高尚的人格的人就是守贞操的人。”③谈社英称,“所谓贞节,即为不二之代名
                 词,操守即为不移之结果”。④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胡汉民也在一次演讲中说:“凡事有始有
                 终便是’贞’,易经上说,’贞固足以干事’,足见贞是担当事业的人都不可少的道德,这有什么男女
                 之分。”⑤
                     其实,早就有人建议干脆弃用贞操的说法,“爱情的贞操,与其叫他贞操,不如叫他爱情;我的
                 意见,便是不如将贞操的名目废去,只存爱情的名目,较为好些%因为有了贞操的名目,便有许多假
                 贞操的出现”。⑥但当时人们在谈论贞操问题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仍然沿用了这个名词%后来章锡
                 琛曾对此作过说明:“本来也用不着/贞操’的名词%所以仍不能不用这个名词者:一为说明的方
                 便,因为这是习用的名词;一为要打破谬误的旧贞操观。”⑦也正是由于这一沿用,才引起许多的争
                 论,正如洪钧所说:“所以引起这种无谓的辩论,是由于非恋爱论者对于/贞操’这名词的成见太深,
                 而一般恋爱论者之用贞操来代表恋爱之专一性,也不很妥当。”⑧由此推测,如果时人使用“专一”
                 的概念来讨论情感的操守,或许真的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辩论”。但胡适、章锡琛、邹韬奋等人之
                 所以沿用“贞操”这一旧名词,可能也是有意为之。因为当时很多人对于贞操、贤妻良母这类被传
                 统伦理打上深刻烙印的名词非常敏感,“直觉地有些厌恶/贞操’这两个字的封建气味太浓厚”⑨,
                 因而其话题性非常强,新文化人看到贞操这样的字眼就免不了要批判、讨论、辩驳一番,从而实现了
                 报刊引领议论话题的编辑意图%

                                       三、以新知阐释旧学:诠释贞操的现代话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识界对于贞操问题的讨论,不仅赋予贞操以新的内涵,而且也反映了
                 现代知识在公共舆论领域的渗透%
                     在传统语境下,人们谈论贞操问题时,所使用的话语往往只是礼法。自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
                 西方理论和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大量进入论域,从而形成了各种现代话语。大家在言说中频频引用
                 外域经典,出现在他们笔下的国外学者包括福莱尔、伟斯德马克(今译为韦斯特马克)、达尔文、尼
                 采、卢梭、倍倍尔、罗素、格里康、霭理士、冯德(今译为冯特)、爱伦凯、厨川白村等%在新性道德论
                 战中,章锡琛、周建人二人还一致以陈百年对西方理论的不熟悉作为抨击他的手段%周建人称:



                     ① 秦仅:《青年的恋爱问题》,《妇女生活'》第3卷第4期,1936年9月,第6页。
                     ② 锡斌:《我也谈谈恋爱和贞操》,《生活■周刊》第8卷第22期,1933年6月3日,第450页。
                     ③ 青云:《新贞操观》,《新妇女》第6期,1946年8月,第2页。
                     ④ 社英:《贞节问题与妇女》,《妇女共鸣》第14期,1929年10月,第16页。
                     ⑤  《怎样使全国妇女能6使女权(续)》(胡汉民在南京女中演=),天津《大公报),1930年7月8日,第3版。
                     ⑥  胡怀琛:《贞操问题答彭年君》,《妇女杂志》第6卷第12号,1920年12月,第4页。
                     ⑦  章锡琛:《我的恋爱贞操观》,《新女性》第2卷第5号,1927年5月,第534页。
                     ⑧  洪钧:《混战声I》,《新女性》第3卷第11号,1928年11月,第1263页。
                       蔡慕晖:《专一》,《生活■周刊》第8卷第27期,1933年7月8日,第551页。
                                                                                                     113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