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162
&叫支昂完 2022 年第 2 期
当时西人力持的"叙利亚"说。①费笠士摘录中文典籍所载月氏、狮子国的史实片段以及唐代旅行
家杜环所撰《经行记~,论述中文文献的"西海"实际上泛指波斯湾、阿拉伯海还有印度洋 。② 艾约
瑟则考述文献,指出成书于公元 120 年的《东京赋》是最早提到"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的中文文
献:见世于公元 605 年的裴矩《西域图记~ ,以"拂标"之名对拜占庭的史地已有所论及 。③
随着中外交往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中国历史书写的路径也发生了转变,其中最明显的转向就
是从起初的"中华文明西源说"渐变为把中国视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开始探讨中国文明及其制
度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寄望于发现中外之间的共性,为西方社会汲取文明的养分。 早在 1869 年,美
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 (John L. Nevius) 在《中国和中国人》一书中就强调,中国即将成为西方的
"下一个邻居因而有必要了解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并培育"相互之间的尊重和同情" 。④ 19 世纪
80 年代后,来华西人不仅为革新中国社会建言献策,还在行动上参与改良中国社会的进程 。 英国
人李提摩太 (Timothy Rid阳d) 倡言全体传教士应支持"中国迫切的改革需求并提出中国在政治、
商业、工业、交通、教育和宗教上的改革建议 。⑤ 金陵神学院院长甘路德(1. C. Garritt) 的一篇文
章,虽然意在提醒西人掌握中国语言的必要性,然而提出了"与中国思想保持接触"这一"移情"理
解中国的文化沟通目标 。⑥
在这一阶段,来华西人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联系与互动的日益频繁,也促进了上述文化沟通目标
的实现 。 李提摩太在编译英国马恳西( Mackenzie )所著《十九世纪大事记》时,就延请中国学者蔡
尔康进行中文笔述,定名《泰西新史揽要》出版 。⑦ 在华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的英国人林乐知( Young
John Alle) 出版《中东战纪本末》时,同样指明了蔡尔康的笔述之功至于此书之成,始终藉蔡君子
茹之笔 。 " ⑧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慕维廉 (William Muirhead) 所编译《 大英国志》在行文上之所以广受
赞誉,也明显得益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文学界的主要名人蒋敦复 (1808-1867 年)的技
巧" 。⑨ 当然,这些成果多是中外学者在中文著述上的合作,然而从中还是不难推导出中国学者为
西人英文书写中国历史所提供的中文史料搜集、解读乃至翻译之帮助 。
总之,在文明平等对话且对中国产生"移情"理解的理念之下,来华西人在中西对比的视野中
开始意识到中国历史的独特意义及其蕴藏的文明规律 。 安吉力在《科学》杂志发表《需要认真研究
中国历史》一文,号召西人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应扩大知识领域,并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对西方社会的
借鉴意义:
期望 一些能干的学者能 够研究 中国政治史及其体制,找出对欧洲体制和传统的影响;研究
中国的封建主义,原因是在 欧洲封建 主义 蓬勃发展 之前,封建主义在中国已发展数世纪了;研
究历三千年之久少有变化的中国乡村建制,能不能效仿研究印度乡村社群的亨利 · 梅因那样,
从而为欧洲的原始生活历史提供研究借鉴 ; 还要研究中国百姓在维护当地社群中所发挥的公
( E. Bretschneider, "Ta-T ‘ sin-Kuo, " The Chinese Recorder , July 1870 , pp. 29 - 31.
② G回. Phillips, "The Westem Sea," The Chinese Recorder, Feb.1871 , pp. 258 -259
( Joseph Edkins, " 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 The Chinese Recorder, Oct. 1885 , pp. 363 - 367.
( John L. Nevius , Chinα and the Ch阳se (Harper & Brothe吨 1869) , pp. 22 - 23
⑤ Timothy R阳ich四lan盯n叽汇
( 1. C巳. Ga扭rπITl川1叽t忧t七, " On Kee咿P阴H吨r
⑦ 《们( 泰西新史才揽览妥〉跋> ,儿《 中报> , 1山89仍5 年 7 月 2μ4 日 ,第 4 版。
⑧ 林乐知: {( 中东战纪本末 〉译序>,{ 万国公报》 第 88 期, 1896 年 5 月 ,第 10 页 。
⑨ 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 { 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 年 l> 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624 页 。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