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163

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 : 近代 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
                    共责任,因为这有点类似于古撒克逊时期的十户联保制 。①


                    如何在中国历史上彰显支配民族融合、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的独特规律?实际上来华西人均
               有不同层面的探索 。 这里试举几例 。
                    边疆民族与国家整合方面,丁题良揭示了边疆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双重变化: 第一重变化是所
               谓的分化阶段,起初各边疆民族势力较弱相互之间处于隔离状态                                     甚至彼此在语言上都无法理
               解 。 第二重变化就是同化阶段,借助于战争碰撞和贸易交流,各民族朝着共同类型的方向整塑,因
               此"在历史早期阶段,尽管中国的‘蛮夷'种族较多,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民族不仅出现举止
               趋同, 甚至身体特征的统一" 。② 这种对民族特异与 国家整合之间关系的认知,实际上反映了来华
               西人长期以来书写边疆史地的两条分化路径 。 一方面,一些西人审视中国中央与边疆的历史关系
               时,强调中央在政治和文化上对边疆地区的整合 。 如潘慎文着重描述汉宜帝 为 完成西域统一大业
               在车师前国的屯田制度,以及在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
               诸国的史实 。③另 一方面,也有西人立 足边疆的民族 、历史和语言 , 彰显边疆地区在国家整合进程
                中的作用,如艾约瑟对苗语的语言文字以及民族史地的连续考察。④
                    宗教与文明形塑方面, 英国人李思伦(1. Lambert  Rees ) 观察到在中国,任何宗教都不能单独
               地直接影 响 国家生活           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融合起来, 产生 了我们称之为‘ 兰教合一'的宗教 。
               这种融合性的宗教养育了民族的性格和文明,而且其中的任何一个宗教都不能达成如此成效" 。
               李思伦进一步指出,儒学提供的是" 伦理学                      这是因 为" 儒家思想所灌 输的五种社会关系,包含了
               整个伦理体系至于道教虽然在其早期阶段带有迷信成分,但这不仅属 于人类宗教史上的常见
               现象,而且它弥补了儒家在精神领域的知识欠缺" ⑤ ;考虑到"儒家思想没有给受苦受难的民众带来
               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佛教则给"这些穷困之人打开了希望之门" 。⑥李提摩太则发现, 儒学包含
               着政治、教育和爱民的思想,佛教则教导民众以道德力 量 ,道教则蕴藏 着 伦理、科 学 和永生的
               理念 。⑦
                    中国制度变迁方面, 西人在近代接触中国之初,常轻视中国 一切 事务 ,扬 言"中国 人是欧洲人
                的模仿者, 其社会情形 、艺术和政府不过是基督教世界同一事务的拙劣翻版" 。⑧ 针对鸦片战争前
               后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这番常见论调,卫兰畏在 1882 年的 《中国 制度的永久性》 一文中,对其进行反
               驳 。 卫兰畏认为中国人不仅生活舒适,还在教育 、 政府管理、 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值得外界认可
               并发出了三问"中国制度何以长期存续"的时代话题为什么他们的制度不仅没有陷入衰败,而且
               这个民族在其所称的四十多个世纪历史里未被他族取代? 难道是语言和文学凝聚了这个民族的团
               结力量?还是说宗教信仰和统治阶级为这个节俭、勤劳和务实的民族提供了自由和安全?"当然,
               正如该文题目所示,卫兰畏重点探究了 中 国 制度 能够长期存续 的原因:其一,地缘优势 。 中国有着
               天然的地理防御帝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地理孤立,即使强大的入侵军队在历史上



                   (  James  B.  Angell, "A Need  for  a  Careful  Study of the  Histo巧。f China ,"  Scie町e , Nov.27 , 1885 , p.479
                   (  W. A.  Martin , " The  Northem  Barbarians in  Ancient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Apr. 1886 , p.135.
                   (  E.  H.  Parker, "Chinese  Relations  with  the Tartar and  Tibetan  Tribes, " The  Chinese  Recorder, Jul-Aug. 1884 , pp. 262 -266
                   ④ J扣os肥ep阱h E,剧汇dki口InS
                   (  1.  Lam时belt时t Re臼‘"The回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ir Bearing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 " The Chinese  Recorder, Apr.  1896 , pp.  158 ,
               159 ,  166
                   (  1.  Lambelt  Rees , " 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ir Bearing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Chinese  Recorder, May  1896 , p. 223.
                   (  Timothy R讪时 , "China's  Appalling Need  of Reform," The  Chinese  Recordcr, Nov.  1894 , p. 518
                   (  Samuel  Wells  Williarr风 The Middle  Kingdom , Vol.  1, (New York:  John  Wiley, 1848) , pp.  xiv - xv.
                                                                                                      149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