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近代史研究》2022第二期
P. 67
王东杰/从"桃花源"到"乌托邦": { 大同书》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
严整性的追求,向我们展示出,20 世纪的中 国思想已经在多大程度上跃出了传统的藩篱 。①
若将目光投向更大的历史时空进行搜寻,我们也许会注意到,大同世界的很多实际构想,都出
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策与法令中 。 革命政府热衷 于重新规划人们的整个生活,规定以十进制
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包括一天 10 个小时 、 1 小时 100 分钟 等,并热衷 于各种调查统计 。② 在罗伯
斯庇尔当政时期,还曾要求所有人的服装都采用相同的款式和质地,甚至没有性别差异 。 这些规定
的背后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 。 林·亨特 (Lynn Hunt) 说:大革命对"时间、空间与距离的测 量 单位
的关注,并非对重要的实际政治问题的偏离,而是界定革命进程与新政治阶级身份的根本" 。③ 它
把不均衡散布在异质空间中的事物(需要利用的资源或废除的对象)从"天然"状态中分离出来,使
之真正成为可以规划、利用和清除的对象。 这样,社会(包括人与物)就脱离了其原来所在的参差
不齐的历史状态,进入一个平等的全新阶段 。
这些想法都略加改装甚或原封不动地进入了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康氏想要借此创造一个人人
平等的社会,也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遗产 。 然而,康氏对大革命造成的悲剧也有着清醒认识 :
"法之初革命也,废尊称,更新历,起尊崇道理之教,举旧政旧俗,扫弃而尽改之,举国若狂,言愈发
而愈激,愈激而愈偏 。 限行政之权,至于事不能举;行空想之论,使人皆无产,献工金之半于政府,既
无名分以统一之,于是诸党争权而相杀,各省称兵而反斗 。 "在他看来,这并非意外,而是"革命之
余,必至如此" 。④ 这里所说的废尊称,更新历从"道理废"旧教岂非样样出现在他所设想
的太平世中?这段话写在 1902 年,也正是他开始或酝酿写作 《 大同书 》 之时 。 同一时期出自同一
个人于笔的不同文本,何以竟有如此相互冲突的论述?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 但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康有为看来,大革命和太平
世原本就处于两个不同的时空层次(前者是针对现实,后者至少是暂时地悬为"空想" ) ,彼此并不
相涉 。 正如他在那一时期反复提到的,不顾时机,贸然地将"空想"付诸实施,必然带来极大祸乱 。
因此,大同世界里可以通行的做法,并不能移用于据乱世 。 但也正因为康有为把问题放在一个线性
的时间框架中思考,却忽视了他所接受的这套对规划和管理推崇备至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和法国
大革命的动乱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层关联 。 通过这种方式现代性"得以将其内部矛盾隐藏起来,
成为一套前后融贯的"真理" 。 然而,大卫·哈维也提醒我们想象的自由运用不可避免地受制 于
权威的存在和限制性管理形式 。 被福柯视为通过创造监视和控制的空 间体系而产生的‘全景效
果'同样融进了乌托邦方案中 。 " ⑤在此意义上, { 大同书》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对"全
景效果"的礼赞是怎样在不知不觉间透过"现代性"输入中国,并改变了中国人运用"想象"的方
式的?
(责任编辑:杨宏)
①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忽略中国传统在 康有为思想中留下的印迹 。 按照冯友兰的说法,康氏所接受的西汉今
文经学,原本就具有"好系统,喜整 齐 " 的特征(冯友兰: { 原名法阴阳道德 } . { 中国哲学史补 } .中华书局 20 14 年版,第 74 页) 。 不
过,这种思维风格在汉以后的思想史上已经基本 d支出,不占主流了,因此似也不必过于高估它对康有为的影响 。
② 莫娜 · 奥年且夫: { 革命节日 } .第 232-236 页 。
③ 林 · 亨特著 ,汪珍珠译: {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 、 文化和阶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11 年版 , 第 246 页 。
④ 康有为: {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 } (1902) .姜义华 、 张荣华编校: { 康有为全集 》 第 6 集,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26 页 。
⑤ 大卫 · 哈维: { 希望的空间 } . 第 158 页 。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