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28
2022 年第 5 期
大学。 郭认为,对美方而言,与中国现有学校合办工科最为简便可行;对东大而言,则有助于该校工科
的重组和扩充。 郭在信中提出,工科学校由三校“联合管理”,“办学经费由三所大学共同承担,在中美
两国筹集资金”。 ① 需要注意的是,美方原定计划明确指出,工科学校的办学经费须来自中国,而不
是由中美分担。 但郭秉文从一开始在校务会议上的通报中就认定办学经费系由中美共同筹集。
郭秉文的建议并没有得到美方委员会及时回应。 麦洛埃和沃德尔于 6 月 5 日到达上海,他们
很可能并不知晓郭已直接向墨贤里提出合作方案。 不过,因东大校董会 6 月 6 日在上海召开成立
会,麦洛埃很快即有机会与王正廷、聂云台、穆藕初等东大校董谈及美方的工科计划。 麦洛埃说他
曾与郭秉文的代表面谈,郭秉文表示东大可将工科迁往上海,由外国人担任工科主任,学校由美方
命名。 东大代表还强调说,东大的经费主要来自江苏省公署,较少受北京政局的影响。 ② 在麦洛埃
转述的东大方案中,东大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合作姿态,甚至不惜在提供丰厚资助的同时放弃对学校
管理的主导权。 这也难怪在 6 月 11 日胡美召集的哈佛、麻省理工校友会上,与会人员对麦洛埃报
告的东大合作方案感到震惊和怀疑。 ③
建议哈佛和麻省理工考虑与东南大学合办工科的人不在少数,除了与东大有直接关系的几位
校董,顾临和孟禄(Paul Monroe)两位美国教育家也都有此意。 1921 年 6 月 17 日,麦洛埃在北京拜
访顾临。 顾临认为与现有中国机构合作建设工科大学更为可行,并建议麦洛埃对东南大学给予特
别关注。 他认为,东大教职员几乎全部由留美学生组成,他们理解美国的教育政策和理念,将大大
简化双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④ 顾临还将此建议写信告知惠普尔,并由惠普尔转给墨贤里。
孟禄对东南大学也颇有好感。 他于 1921 年 8 月应中国政府邀请来华考察教育,同时作为洛克
菲勒基金会代表在华调查科学教育。 此外,孟禄也是国际教育协会东方部的主任。 该会主席杜根
在孟禄来华前就曾向墨贤里推荐他,认为孟禄可对工科大学计划提供很好的建议。 ⑤ 孟禄在华访
问期间,对于东大的办学成绩极为推崇,认为东大是中国政府设立的最有希望的机构。 在与稍后来
华的克拉克的交流中,孟禄指出,东南大学的领导者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在现有公立院校中,与东大
合作是最优选择。 麦洛埃也宣称,在他推进工科大学计划过程中,孟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⑥
1921 年 10 月 17 日,孟禄、卫理生、麦洛埃和沃德尔四人一同赴东大考察。 前两人代表洛克菲
勒基金会考察科学教育,以为协和医学院培养预科人才;后两人则被东大校方认为系代表哈佛、麻
省理工来华考察工科学校事宜。 在这次考察中,东南大学收获颇丰。 孟禄拟请洛克菲勒基金会补
助 10 万元为东大建设一幢“完美之科学馆”,并由国际教育会每年派教授一人来东大讲学。 麦洛
埃的做法更为激进,他直接与东大签订了合办工科大学计划草约,并由郭秉文与麦洛埃、孟禄三方
签字。 根据东大披露的消息来看,草约主要规定:工科大学科目拟分为土木科、电机科和械器科三
种;由中美双方每年各自承担建设经费 7. 5 万元,美方筹集百万美金作为扩充工科之用;由美方提
供学校设备,聘请有经验之管理员和教员;组织董事部,决定校址及主任人选;董事部由 9 人组成,
东大校长为当然董事,另由东大推举 3 人,美方推举 3 人,再由以上 7 人于哈佛、麻省理工校友中推
举 2 人;此校隶属于东大,但功课设定、学生入学和毕业均完全独立。 ⑦
① Letter from P. W. Kuo to H. F. Merrill, April 22, 1921, HUA, UAI 10. 410. 10.
② Letter from T. Meloy to H. F. Merrill, June 9, 1921, HUA, UAI 10. 410. 10.
③ Letter from E. H. Hume to E. L. Clark, June 15, 1921, HUA, UAI 10. 410. 10.
④ Letter from R. S. Greene to G. C. Whipple, June 18, 1921, HUA, UAI 10. 410. 10.
⑤ Letter from S. P. Duggan to H. F. Merrill, June 9, 1921, HUA, UAI 10. 410. 10.
⑥ Letter from T. Meloy to H. F. Merrill, January 21, 1922, HUA, UAI 10. 410. 10.
⑦ 《本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大学合办工科已签约》,《南京高师日刊》,1921 年 11 月 12 日,第 2 版。
1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