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31
林 伟 牛 力 /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在华筹办工科大学计划始末
四、 困顿:工科大学计划的终结
1921 年秋,在收到来自麦洛埃、沃德尔的信之后,中国工科学校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进一步推
动项目。 委员会进行了几轮商讨,最终由墨贤里执笔,在 12 月 20 日给洛威尔校长提交了一份报
告,对下一步推进工科大学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麦、沃二人部分建议被委员会采纳,包括直接
跟中国的联合委员会联系,扩大募捐规模,放弃与雅礼协会在长沙合办工科大学的计划。 鉴于工科
学校委员会系临时性的组织,墨贤里等人提议哈佛和麻省理工两校董事会任命一个正式委员会负
责此事。 他们推荐了三位正式委员会人选,分别是著名土木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校友费礼门,通
用电气公司总裁、亦是麻省理工学院校友的杰拉德·斯沃普(Gerard Swope)、哈佛大学校董托马
斯·珀金斯(Thomas N. Perkins)。
这份报告中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是麦洛埃的身份问题。 委员会没有明确对麦洛埃
在华的言行做评判,而是用了大段笔墨说明他的身份。 报告称,虽然麦洛埃获得了委员会的介绍
信,“但并不是任命他为我们的代表,只是请求他代为收集信息”。 这也说明,麦洛埃与沃德尔在华
活动,已经超过了委员会的授权和期望。 其二是在华筹集经费的可能性问题。 委员会同时参考了
麦、沃二人的报告和中美要人的回复,指出各方对筹款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 有些人很有信心,有
些人则认为绝无可能。 “无论如何,有一事是确定的,即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明确地提议要给予经
济上的支持。” 1922 年 1 月 10 日,洛威尔给委员会复信称,麻省理工和哈佛的董事会都认可中国
①
工科学校委员会的报告,珀金斯也同意加入正式委员会。 ② 概言之,在此时的美国,工科大学计划
仍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之中。
在同时期的中国,麦洛埃仍在积极活动。 他曾两次赴上海,与东大接洽工科大学计划,还前往
广州,商讨在广州合建一所工科学校的可能性。 据《申报》 报道,在 1921 年底,广州革命政府交涉
署曾设宴款待麦洛埃。 麦洛埃在广州称,哈佛和麻省理工拟在华建设工科大学,“于沪粤各设一
部,日间先在粤组董事部,筹办一切,约明年二月可进行”。 ③ 他在广州还与岭南大学执行校长詹姆
士·亨利(James Henry)数次会晤。 据亨利报告,麦洛埃宣称哈佛和麻省理工会在上海跟东南大学
合建一个高水平的机械工程系,同时在广州建立一所土木工程学校。 广东省政府对于该计划非常
欢迎,正在组建委员会,并且计划筹集一百万墨银。 亨利将此消息汇报给当时仍在美国的校长晏文
士,而后者直接给故交墨贤里写信,询问工科大学计划是否可以跟岭南大学合作。 晏文士在信中对
于麦洛埃的身份仍有顾虑,他写道:“我一直很想知道,麦洛埃先生是否真的得到了贵方委员会授
权开展这些行动,抑或委员会只是让他报告一些情况而已?” ④
对于在广东的活动,麦洛埃在 1922 年 1 月 21 日写给墨贤里的最后一封信中有遮遮掩掩的报
告。 他说工科大学计划非但没有终止,而且还继续分为 2—3 个具体项目。 麦洛埃称,自己在过去
的三周里与伍廷芳等广州要员商讨了合办工科大学的计划。 他还称,南北两项计划各可以筹措
100 万银元的建校资金,以及每年 7. 5 万元的运营费。 麦洛埃还夸口说,在孟禄的协助下,他“成功
① Report from the Committee on an Engineering School in China to President A. Lawrence Lowell, December 20, 1921, HUA, UAI
10. 410. 10.
② Letter from A. Lawrence Lowell to Henry F. Merrill, January 10, 1922, HUA, UAI 10. 410. 10.
③ 《国内专电》,《申报》,1921 年 12 月 31 日,第 6 版。
④ Letter from Charles K. Edmonds to Henry F. Merrill, March 4, 1922, HUA, UAI 10. 410. 10.
1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