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五期
P. 147

杜正贞 / 中国传统产权实践中的“界”


                               川泽的确权实践,这两者常常纠葛在一起。
                                   政区或者说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产权实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产权实践呈现出区域性
                               的特点和进程,还因为很多在历史上更难追踪分析的因素,如市场的发展规模、贸易路线的作用,地
                               方社会关系和习俗的发展、文字使用和地方性知识的传承,等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权的
                               区域史研究仍然需要区域整体历史研究的支持。 或者反过来说,以产权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对象,聚
                               焦于分析具体时空之下的产权创制、划界和产权形态、确权方式等问题,这本来就应该是区域史研
                               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唯有从历史上人们的确权实践出发,将此置于多样的区域历史进程和社会
                               关系网络中加以考察,才可能对建立基于中国历史经验的产权理论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 胡永恒)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建构》

                                             马亮宽、马晓雪、刘春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年版,138 元
                                       1928 年,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并逐渐成长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 史语所长期处于
                                    战乱动荡之中,尤其在全面抗战时期,因敌机追炸,物资匮乏,研究所被迫频繁迁徙,研究人员也一度贫
                                    病交加。 在生存都难以为继的恶劣条件下,史语所依然维持了正常运转并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多具有
                                    开创意义的学术成果,为近代中国学术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 史语所如何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该
                                    书以学术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依托史语所档案、傅斯年档案等未刊、已刊资料,
                                    对史语所的筹备历程、规制建设、组织机构进行了明晰的梳理,考察史语所如何进行资料收集、创新研
                                    究手段、推动学术成果发表、展开对外学术交流,特别关注它如何聚才、育才、用才。 该书全方位、多层
                                    次地展示了史语所作为学术重镇的独特风貌、邃博内涵和巨大成就,不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史语所,也
                                    以史语所为例揭示了学术研究机构普遍的组织和运行规则,为探究人才成长规律、学术创新机制等提
                                    炼出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1 4 9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