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六期
P. 50
黄兴涛 黄 娟 / 清末“国语”的概念转换与国家通用语的最初构建
些工作虽得以不断展开,但其实多还缺乏足够的酝酿和扎实的准备。 匆忙上阵,往往存在“操切”
问题,如汉语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奇缺,学生茫然不解、纷纷逃学等,这在川边藏区开办的官话学堂、
藏文学堂里就时有发生。 ① 新疆也有类似情况,当地维吾尔、哈萨克等族儿童,因“语言隔阂,学习
困难”,阿訇和家长不予支持等,也多视“上汉文学堂为畏途。 家贫者逃匿不去,富有户则雇人代
读,当时称之为‘当学差’”等等 ,不一而足。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清末边疆民族地区
②
尝试国语教学的成效和积极意义。 以川藏边的官话教育为例,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初,这一地区
“略通汉语之藏民,悉此时期之官话校学生也” ,由此可见成效之一斑。 至于其意义,则更体现在
③
对于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动上。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清末国家通用语文的构建、实践与现代中华民族意识早期发轫之间的历史
关联。 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由传统“中国人” 的意识积累转化而来。 清朝入关后,其上层统治者的
“中国认同”迅速强化。 他们不仅从国家层面自称“中国”,认定包括满、蒙、藏、回等人在内的所有
清朝臣民都属于“中国人”,还对此前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主体(以汉文化为代表),明确加以
认同,特别是明确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理念,对传统的帝系帝统自觉加以接续,并以中华儒
学正统自居,确然自认清朝就是自古即今中国的一个朝代。 这一认同,就使得满人乃至满蒙旗人将
汉语汉文视为理所当然的自家之物。 从康熙时代起,清朝就一致提倡官话教育,而满蒙官员也以熟
练掌握官话为荣。 这正是时至晚清,“官话”逐渐转化为现代通用语之“国语”的一个强大的文化内
因和动力。 这种认同的情感和文化力量,以往学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其实它对我们理解清末通用
语言文字构建与现代中华民族意识兴起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官话认同到现代通用语的
“国语”认同,与从传统中国认同转向立宪中国和近代中国认同,由传统的“中国人认同”转向“近代
中国人认同”或称“中国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正是相伴而来的,它们属于彼此涵育、相互推动的历
史相关物。
我们发现,标志着汉语开始享有国家通用语地位的《 奏定学堂章程》,恰恰也正是“ 中国文
学”“中国历史”“中国地理” 等新兴“ 中国认同” 概念首次大量涌现、联袂而来的官方法律文本。
作为近代中国人,作为平等的立宪国民,不得不具有相互沟通的语文纽带,这也正是现代“国语”
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所不断鼓吹的理由。 而现代“国语” 构建的发展,反过来又必然强化近代中
国人的整体观念和大民族意识、国族意识。 众所周知,1902 年,立宪派代表梁启超已开始使用
“中华民族”一词,不过当时所指还是汉族。 1903 年,他便又提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
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认为“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乃所
有中国“有志之士所同心醉”的共同理想 ,不过当时和随后几年,他一般称这个“大民族” 为“中
④
国民族”。 1906 年,立宪派代表杨度接续和发展了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用法,将汉满蒙回藏“五族
大同”组成现代“中华民族”,视为中国国民进一步整合发展的目标。 ⑤ 这可视为现代中华民族意
识已然萌生的标志。
① 张敬熙:《三十年来之西康教育》上册,第 79 页;四川省档案馆、四川民族研究所编:《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四川大学
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88 页。
② 马戍基:《略述乌鲁木齐县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龙井义主编:《清末民国新疆社会文化研究资料汇编》,民族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45—46 页。
③ 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建康日报社 1942 年版,第 114 页。
④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二)》,汤志钧、汤仁泽编:《梁启超全集》第 4 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版,
第 214—215 页。
⑤ 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主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73—374 页。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