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六期
P. 55

2022 年第 6 期

                   形成革命的核心力量。           ①  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恽代英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对此无不
                   表示深受启发与鼓舞。 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 一文中也转述了罗素的建议,表示

                   “我们竟没有那样的人,竟没有那样的团体,说到这里我们只有惭愧”,并主张中国应赶快“组织 C
                   派大团体”。     ②  7 月 1 日,同样正忙于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一天之内发表 3 篇文章,评论罗素
                   的建议。 其中,陈独秀特别强调:相信罗素的话“或者是中国政党改造底一个大大的暗示”。                                            ③  “大
                   大的暗示”究属何意? 毫无疑问,同样也是指创建全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可以说,李、陈二
                   人是有意识地对外宣传中国重建社会“中心势力” 之紧迫性,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作必要的思想

                   铺垫。
                       重建社会“中心势力”说不仅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而且影响了其后的两度

                   国共合作,然而,却长期被人忽略。

                            二、 中国共产党重建社会“中心势力”思想之深化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因为它代表终将改变中国的新社会力量和新世界观的
                   出现。 但其创始之初,对于如何应用马列主义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尚属知之甚少。 在重建社会“中
                   心势力”的问题上,也有明显的反映。
                       所谓重建社会“中心势力”,单就概念而言,它至少包含三个维度的问题:其一,“中心势力”是
                   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因社会主要矛盾、时代主题与阶级力量配置等不同,其内涵是变动
                   的,并非一成不变。 社会中心势力可以是强固的国家政权,也可以是得人心的政党或政治集团。 其
                   二,“中心势力”的形成需要有主导力量的形塑,但它未必是单一的构成。 如上所述,晚清时梁启超
                   就曾提出立宪派、革命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担负起“中等社会”的使命,实已触及了这一问题。 但
                   其多元的组合往往取决于主导力量的战略眼光与胸襟。 其三,提出重建社会“中心势力”的目标是
                   一回事,然而能否如愿以偿,则是另一回事。 因为“中心势力”不是自封的,而是客观存在与社会所
                   公认的。 要言之,对一个政党来说,重建社会“中心势力”既是一个远大的政治目标,同时也是一种
                   实现社会改造的战略自觉与价值取向。 以李大钊为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明确
                   地提出重建社会“中心势力”说,并将之与自己的政治信仰相联系的政党;但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
                   还未能充分探究这一问题的深刻意涵,尤其缺乏战略的自觉。 其时,中国共产党党员多抱纯洁的革
                   命理想,“以为可以不经过国民革命而无产阶级的革命可以马上成功”。                                   ④  同时,《中国共产党第一
                   个决议》规定:“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原注文:英文稿此句为:‘对现有各政
                   党,应采取独立、攻击、排他的态度’)……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
                   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⑤  所以,党内不少人以为“中共应自为主体,放手大干” ,“主
                                                                                                         ⑥
                   张自己统一势力”。         ⑦  换言之,中国共产党既效法俄国革命,以直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职志,其重


                      ①   陈独秀:《政治改造与政党改造》,《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 年版,第 135、136 页。
                      ②   李大钊:《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李大钊全集》第 3 卷,第 271 页。
                      ③   陈独秀:《政治改造与政党改造》,《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 135、136 页。
                      ④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50 页。
                      ⑤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8、9 页。
                      ⑥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 1 册,现代史料编刊社 1980 年版,第 234 页。
                      ⑦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中共党史报告选编》,第 35 页。
                    5 6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