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六期
P. 53
2022 年第 6 期
的视域,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拓展国共关系史研究,而且也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的理解。 ①
一、 近代重建社会“中心势力”说的缘起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所谓社会“中心势力”,是指在复杂的社会中起着引领、统摄和规范作用的核心力量,它体现了
一定社会的本质特征。 约瑟夫·泰恩特指出:“复杂社会聚集于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不一定坐落在
地理位置上的中央,但它却是社会框架的象征性基础。” ② 旧社会的崩溃与新社会的创立,不可避
免地呈现为居核心地位的“中心势力”之新旧更替。
近代中国重建社会“中心势力”说的缘起,是与新社会力量的出现及其谋求救亡图存、改造中
国的初衷相联系的。 它肇端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梁启超。 1902 年他在《新民说》中提出:腐败之
清政府已不足论,今欲救国,当以养成国民能力为急务,而养成之主体不在当局,也不在多数小民本
身,“而在既有思想之中等社会”。 这里虽未使用“中心势力” 一词,但所谓“中等社会” 的命意所
在,无疑与之是相通的。 梁启超所说的“有思想的中等社会”,是指包括自身在内的近代知识阶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不单是指他所代表的立宪派,而且包括革命党人。 在他看来,二者手段虽异,但
是反对清政府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故“中等社会”要真正形成足以引领社会的强大力量,就必须两
派“相互协助”。 积极的协助是“以相扶掖为用”;消极的协助则“以不相妨碍为界”。 ③ 为了建立起
有力的中等社会力量,可以将大目标一致,但在现实中处于对立的不同派别或势力整合起来,这一
思想具有重要的内在张力。 我们固然不能说梁启超的这一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国共合作;但是,这一
思维的合理性,对于我们理解后者却不无启发意义。
进入民国后,尤其是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民族危亡有增无减,希望重建社会“中心势力” 以
求中国起衰振弊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1915 年黄远生撰文说:在国人“水平线上之本于利他心”的一
部分人,“实为支配新中国潮流之中心”或叫“中心阶级”;现在却因民国徒具虚名而陷入悲观消极,
不能有所作为,遂令国家社会“无由发达,乃至无由支撑”,“则吾国之前途,安得有望”? ④ 黄远生
所谓“支配”潮流、“支撑”国家的“中心阶级”,指的也是知识阶级。 在他看来,中国未来的希望系
于这个“中心阶级”的奋起。 1918 年杜亚泉在《中国之新生命》 一文中也认为,现今西方各国无不
以“中等阶级为势力中心”;中国要创造“新生命”,也有赖于自身的“中等阶级”,即戊戌以来业已
形成的具备“知识能力”的现代知识阶级。 ⑤ 翌年,他又发表一篇译自日本杂志的文章《中等阶级
论》,文中说:在日本广泛的社会运动,“皆为此辈所指导。 故在日本之社会问题中,此中等阶级问
题之意义,至为重大。 而此称为知识阶级之中等阶级,其对于社会问题前途所负之任务,固亦非常
之重大也”。 ⑥ 此外,早年留学日本,曾任《申报》主笔的杨荫杭,在 1920 年也发出了中国需要建立
“中心势力”的呼声。 他说:“国家固应有柱石,所谓中心势力也”,现在中国军阀割据,分崩离析,
① 笔者目力所及,尚未发现与重建社会中心势力说直接相关的研究。 考虑到“中心” 与“重心” 意涵相通,不妨提及许纪霖
的《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 年第 11 期)和郑志峰的《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
研究(1945—1949)》(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 年),但两文重点在近代知识分子研究,与本论题相关度甚小;另
有郑师渠的《胡适的重建“社会重心”说及其异化》(《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 年第 1 期)。
② 约瑟夫·泰恩特著,邵旭东译:《复杂社会的崩溃》,海南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4 页。
③ 梁启超:《新民说》,汤志钧、汤仁泽编:《梁启超全集》第 2 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659、660、664 页。
④ 黄远生:《消极之乐观》,《黄远生遗著》第 1 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18 页。
⑤ 杜亚泉:《中国之新生命》,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5 页。
⑥ 杜亚泉译:《中等阶级论》,《东方杂志》第 16 卷第 6 号,1919 年 6 月 15 日,第 23 页。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