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六期
P. 51

2022 年第 6 期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笔者曾指出过的,在清末,从“语言统一” 等现代民族观念角度,率先论证
                   满汉民族乃至全体中国人皆为一大国民共同体或“民族” 的,正是满蒙官员和满蒙留日学生。 如
                   1908 年,前文提及的满人御史贵秀就指出:“时至今日,竞言合群保种矣,中国之利害满与汉共焉者

                   也。 夫同舟共济,吴越尚且一家,况满汉共戴一君主,共为此国民,衣服同制,文字同形,言语同声,
                   所异者不过满人有旗分无省分,汉人有省分无旗分耳。”                           ①  1907 年,满蒙留日学生创办《大同报》,
                   鼓吹立宪改革,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族大同”,在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满人穆
                   都哩和乌泽声,就都明确论证指出,不仅满汉之人为“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而且全体中国人也都
                   属“同民族异种族之国民”。 其“言语、风俗间有不同之处,有时而同化也”,“民族以文明同一而团
                   结,而种族则以统一之血系为根据”,他们强调,中国各族人民,“准之历史之实例,则为同一之民

                   族,准之列强之大势,则受同一之迫害,以此二端,则已足系定其国民的关系矣”。                                       ②  此种现代中华
                   民族观念之先声,早在清末时就已经能有如此形态,恐怕有点会让今人感到吃惊。 不仅如此,革命
                   党人的“排满”观念也在与立宪党和清廷的互动中发生了一定变化,辛亥革命前夕,“五族共和”思
                   想已在革命党的核心层产生并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近年也得到发现和明确揭示。 如 1911 年 3 月
                   11 日至 12 日,同盟会实际负责人刘揆一在《民立报》 发表《提倡汉满蒙回藏民党会意见书》 一文,
                   就公开主张各族人民要共同组成革命党,联合进行革命,然后共同组建共和政府。 这就为民国建立
                   后“五族共和”思潮的迅速流行奠定了思想基础。
                       清末时,中国传统汉文中的“民族”一词,也在对应“nation”的过程中,通过中、西、日互动,转化
                   成一个现代概念,成为一个由政治上平等国民为基础构成的政治、文化共同体的指称。 其最高层次
                   与“国族”同义。 而现代意义的“国族”概念词符,也在清末时应运而生。                                  ③  凡此,都为现代中华民
                   族意识的萌生创造了思想条件。
                       实际上,清末国家通用语意义的“国语”概念形成及实践构建尝试,国语运动的国家倡导和
                   组织开展本身,不仅构成为现代“国族”意识也即现代中华民族意识早期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这一意识最终的结构性整合,还具有某种先导和建设意义,起到一种积极的推进和形塑
                   作用。


                                                                                         (责任编辑: 薛刚)





















                      ①   贵秀:《奏为满汉畛域化除敬陈管见事》(1907 年 8 月 18 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03 - 5745 - 055。
                      ②   参见乌泽声《满汉问题》,《大同报》1907 年第 1 期,第 53—102 页;乌泽声《论开国会之利》,连载于《大同报》1907 年第 2
                   期第 33—52 页、第 3 期第 1—38 页、第 4 期第 1—30 页;穆都哩《蒙回藏与国会问题》,《大同报》1907 年第 5 期,第 47—62 页。
                      ③   有关详细论述,可参见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华民族”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83—94 页。
                    5 2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