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312

300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在这同时,“强加”的或“进口”的反犹主义却已慢慢地渗入中国。这一
              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欧美人来到中国定居,势必要将源于西方基督教地区的反

              犹主义带到中国,二是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西文著述被译成
              中文,其中也必然会有反犹主义或对犹太人怀有偏见的内容。比如在哈尔滨、

              上海等地发生的由日本人、白俄和纳粹分子策划的反犹活动和事件,都可归
              入“强加”的反犹主义一类,因为策划者和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即使有
              少数中国人卷入,也绝非自发的或自愿的。与这些“强加”的反犹主义相比,

             “进口”的反犹主义来得更早,其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而且往往是中国人不
              自觉的主观行动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如蒋观云从学术研究出发将德国亚述学

              专家德利兹赫(Friedrich Delitzsch)的著作《巴比伦还是圣经》译成中文,该
                                      16
              书就具有强烈的反犹色彩。 又如兰伯(Charles Lamb)的《莎士比亚的故事》
              于1904年被译成中文后,不少中国读者便将高利贷者夏洛克视为犹太人的典
              型。1911年,在《东方杂志》上出现了一篇题为“犹太人之帝国”的反犹文
                                                                 17
              章,但仔细一看,却也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进口货”。 直到20世纪20年
              代,戴季陶及其追随者在大力宣传“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时,也使用
              了法国民族主义者德鲁蒙特(Edouard Drumont)和莫拉斯(Charles Maurras)
                                               18
              的思想,而这两人就是德雷福斯案件 后在法国建立的反犹主义组织的领导
              人,其思想具有强烈的反犹主义倾向。

                  总体来看,这些“进口”的反犹主义虽然会使一些中国人产生对犹太人
              的负面看法或偏见,但其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还谈不上使中国人当中产生系统
              的反犹主义理论和思想,更谈不上由此在中国人中引发反犹主义行动。如果与

              中国人当时对英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的负面看法相比,中国人对犹太人的
              负面看法相对而言要少得多。而就犹太人在中国人眼中的整体形象而言,正面

              看法也大大超过负面看法。需要指出,这些“进口”的反犹主义有时过于刻薄
              和恶毒,也会产生另一面的效应,使中国人对反犹理论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至于那些“强加”的反犹行动,则无一例外地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和抗议。可以



              16  译文最早发表于1901年至1903年的《新民丛报》上。
              17  前刘 :“犹太人之帝国”(译自日本万朝报),《东方杂志》第8卷第9号(1911年)第17—19页。
              18  法国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遭诬陷入狱,后平反,是一次反犹事件。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