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2023年3-4月
P. 107
2023 年第 2 期
主张,内容与译著相同。 ①
这种引用、借用或略加删改的介绍,在西方新名词、新理论进入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并不鲜
见。 随着留学欧美人员的回国及国内市政学的逐渐兴起,知识界对西方城市规划动态日益关注,相
关介绍也不再局限于日本译著。
1931 年,曾留学德国学习水利工程专业、时任上海市工务局局长沈怡在专著《市政工程概论》
中介绍了欧美最新城市规划。 他一方面指出田园城市取代现有大都市是不切实际的,“田园都市
所能解决者,只为一部分之居住问题。 故最近趋势,渐趋重于都市之田园化”;另一方面强调“几何
学式的都市”能解决现有发达城市无限制发展,“对于膨涨〔胀〕不开之大都市,不主张都市本身之
扩充,而在周围附属市镇之建设。 此种市镇,与都市本身,事先均经详细规划,联合而成为整个之系
统”。 ② 从书中的草图和描述可知,几何学式的城市形态即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的模式。
和沈怡一样,留学美国的土木工程师赵国华也不认同田园城市取代现有大城市的观点。 他认
为大城市有较大吸引力,对其摒弃不顾是不可能的。 同时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西方“继田园都市
学说以后,又有维持大都市学说,其中以美国苛满氏及最近法国古蒲西氏之计划为其代表”:美国
苛满氏赞同“带状发展”,法国古蒲西氏提倡“集中主义”。 文中未提供英文名,笔者推测两人应为
美国的科密 、法国的柯布西耶 。 作者不认同两人的城市规划主张,认为“地方计划”才是兼采众
④
③
长、扬长避短的城市规划,并介绍美国学者“卫顿”的卫星城方案。 他认为,“卫星都市”的提法,“美人
‘卫顿’氏首先为之”。 文章最后指出,“地方计划”既能促成中国“都市之健全的发达”,又可“救济农
村及小市集之衰落,其方法或较救济大都市之衰落,更为重要”。 ⑤
20 世纪 30 年代初,市政学者朱皆平 更为深入地介绍了卫星城学说。 朱皆平受西方区域规划
⑥
理论先驱格迪斯(Patrick Geddes)的影响很深,他自称“以盖德斯教授之城市哲学为归”。 ⑦ 格迪斯
把“区域”概念引入建筑和规划,并创造了“集合城市”(Conurbation)一词。 他赞同城市分散主义,
认为 19—20 世纪可分为古机械时代和新机械时代:19 世纪在煤与蒸汽的广泛使用下,城市集中现
象出现;进入 20 世纪,电与煤油的利用促使汽车与道路、电力事业发达,从而有利于城市分散。 显
然,“地方计划”吸收了格迪斯的区域和城市分散理念。 格迪斯针对 1924 年国际城市规划会议撰
写的一份综述,表明他认同会上提出的“地方计划”主张。 ⑧
朱皆平吸收格迪斯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城市观。 反对大城市、提倡小城市,成为他一生开展
① 殷体扬:《 田园都市的理想与实施》,《 学生杂志》 第 18 卷第 8 期,1931 年 8 月,第 55—64 页。 殷体扬选择了 Robert
Whitten,而不是 Arthur Comey,很有可能他知晓两者的观点,并认可前者对“地方计划”的解读。
② 沈怡:《市政工程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1 年版,第 65 页。
③ 即《都市计划讲习录》中的美国学者科密。 赵国华介绍了科密“带形城市”主张,不过他提出科密主张是维持大都市的学
说并不准确,带形城市规划也是城市分散主义的一种。
④ Le Corbusier,今多译为柯布西耶,法国建筑师、规划师,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功能主义之父”,近代中国最早介绍柯
布西耶及其观点的学者是卢毓骏。 1932 年卢毓骏翻译柯布西耶专著《明日之城市》部分章节,在《道路月刊》上连续登载。 1936 年
卢毓骏翻译《明日之城市》全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⑤ 赵国华:《地方计划概念》,《建国月刊》第 8 卷第 6 期,1933 年 6 月,第 5 页。 “卫顿”与《都市计划讲习录》中的迴顿应为
同一人,即 Robert Whitten。
⑥ 朱皆平,原名朱泰信,今多以前者称他。 1924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后来先后留学英、法两国,攻读城市规划和卫
生工程。 1930 年回国,次年任教于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1942—1943 年,朱皆平被南京国民政府聘任为中央训练团高级班专家讲
师,主讲城市建设。 战后主持武汉区域规划编制。
⑦ 朱皆平:《城市规划之物质科学的基础》,《 交大唐院季刊》 第 1 卷第 4 期,1931 年 6 月,第 21 页。 在该文中,朱皆平把
Town Planning 翻译为“城市规划”,这和民国时期普遍称为“都市计划”不同。
⑧ 参见 Patrick Geddes,“International Town⁃Planning Congress, Amsterdam”,The Sociological Review,Vol. a16, 4. pp. 351 - 352,
October 1, 1924。
1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