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2023年3-4月
P. 112
包树芳 / 民国时期卫星城学说的引入、传播与运用
设卫星市若干,俟卫星市造成后,再对巴黎市中心区,施行根本改造计划,则市民可少受许多痛苦
也”。 ①
除阐述卫星城学说的意义、内容之外,有专家们对战后卫星城建设做了初步设想。 董修甲针对
现行市组织法、自治法提出修改建议,其中提到,首都人口至 100 万时应分建卫星式都市于其四郊;
超过 100 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应分建卫星式都市。 人口在 20 万以上的一般城市,应分建为两市,但
可彼此互相合作;如与附近大都市相近,则可为其卫星都市。 ② 这里,把 100 万人口作为大城市建
设卫星城的基本数据,而 20 万人也是城市疏散的标准之一。 朱皆平的认识基本相似,他将人口
100 万以上的城市称为特大城市,指出“战前五个百万以上人口之城市”都有必要建设卫星城,同时
指出人口在 20 万以上的城市必须疏散,10 万人口对一个城市而言最为合适。 ③ 董修甲还分析全国
实施分散主义城市建设的条件,并提出实施办法。 ④
以上是抗战时期专家围绕卫星城学说的解读。 不过,这一时期被视为适应防空的城市空间形
态并不只有卫星城。 同属城市分散主义的田园城市、带形城市,同样受到关注。 柯布西耶主张的集
中主义城市类型也一度被认为理想的防空城市。 ⑤ 当然,三种分散主义空间形态更受欢迎。 而在
卫星城、田园城市、带形城市三种空间形态中,专家的认识并不统一,有的选择其中一种,有的赞成
两种,有的主张三种混合。
这一时期热衷于纯粹田园城市理想的学者很少 ,“都市田园化”被广泛接受。 张维翰一生推
⑥
崇田园城市思想,他对田园城市的理解就是在现有大城市开展绿地、公园、农林建设,认为“其要求
与现代防空之理想都市,适相吻合”。 ⑦ 应该说,民国时期专家大多意识到撇开原有大城市、新建田
园城市不符合现实,霍华德的社会改革理念也不容易实施,针对现有大城市的改造,注重绿化、美化
的“都市田园化”才是能够落地的举措。 当然,田园城市蕴含的城市疏散、绿带、城乡结合等理念多
被认同。 基于“都市田园化”及田园城市、卫星城两种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很多专家同时赞成两
者。 如董修甲、王克、朱皆平都青睐卫星城,但他们不排斥田园城市理论。 主修水利兼城市规划的
周宗莲既追求“都市田园化”,又提议卫星城建设。 ⑧ 有些学者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如主张“花园
市、卫星市等小型都市形式”,认为“或提倡建设田园都市,或提倡卫星都市”,都能“使都市之生活
① 董修甲:《书评:明日之城市》,《国民经济》第 1 卷第 4 期,1937 年 8 月,第 143 页。
② 董修甲:《都市建设的分散主义之实施》,《国民经济》第 1 卷第 4 期,1937 年 8 月,第 28 页。
③ 朱泰信:《实业计划上之城市建设》,《市政工程年刊》,第 8—14 页。
④ 董修甲:《都市建设的分散主义之实施》,《国民经济》第 1 卷第 4 期,1937 年 8 月,第 39—46 页。 董修甲主要介绍了西方
田园城市制度及做法,并主张由各省政府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查明人口以确定母市和卫星城,在土地调查等工作后制定区域初
步计划、工商业发展计划和住宅建筑制度规定等。
⑤ 卢毓骏认同柯布西耶的高层建筑说,指出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是便于居住又易于防空的理想都市模型。 1940 年代后期
卢毓骏仍然倡导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主张,不过较为慎重,认为我国和西方城市状况不一样,而且对高层建筑是否能安全应对炸
弹袭击产生怀疑。
⑥ 张国瑞被视作霍华德田园城市理想的忠实传播者和践行者。 1939 年,他以桂林为规划对象,试图以英国莱奇沃思为蓝
本,从空间布局到社会改革一一展开,他的构想呈现在《战时田园市计划》(西南导报社 1940 年版)一书中。
⑦ 《对于陪都建设计划的意见》,《市政评论》第 6 卷第 7—9 期合刊,1941 年 9 月,第 10 页。
⑧ 周宗莲:《市区计划与国土计划》,《经济建设季刊》第 3 卷第 3—4 期合刊,1945 年,第 125—126 页。 周宗莲,1928 年北洋
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毕业后赴英国留学深造,获英国孟都斯特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德国普鲁土水工研究所研究员。 回
国后,先后被聘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师、华北水利委员会工程师、航空委员会西安飞机场工程处总工程师,抗战胜利后担任陪都
建设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