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2023年3-4月
P. 70
董清平 / 全面抗战前期四川施行盐务新制的困境与破解之举
力,加速国家化进程的再次尝试。
国民政府与川商在施行新盐制上的冲突,实质问题在于盐务改制改变了既有的利益格局,触及
了既有利益群体的切实利益,不可避免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与抵制。 官商利益的冲突,是盐商反对新
盐制的直接因素。
在国民政府的宣传中,官收制度是对商民有五大利好的“美好制度”:(一)有利于各地盐场盐
价的平均,保证盐市稳定和良性的盐市运营,“免受经济竞争之淘汰”。 (二)盐由政府负责分配销
售,可“使场无积滞之虞,岸无脱销之虑”。 (三)有助于保证盐民的销路。 (四)有助于促进盐质改
良,使“人民食色质俱佳之盐”。 (五)有助于保障盐民的生产和生活,“遇有盐民经济窘困不能周转
者,官厅可立即酌予贷款以资救济”。 ①
虽然官方宣称官收制度对商民颇为有利,但盐商们并没有被华丽的词藻所蒙蔽。 官收、官运,
等于剥夺了商人收盐和运盐的权利,改变了在统制自由制度下,盐商可以染指盐价核定的状况,而
将盐价的核定之权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里。 若要变更盐价,非经呈报财政部批准不可。 ② 对此,尝
到旧制红利的大盐商们,是不能容忍的。 他们挟盐民失业及非常时期维护大后方社会安定的重要
性说事,痛陈官收“买贱卖贵,加重食盐民众负担,及摧残灶商生产,并予官吏中饱舞弊机会,于国
计民生大有妨害”。 ③
至于“土客之别”,根源在于地缘情感作祟。 盐务改制是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就已制
定的政策,只是因战争等原因,四川并没有立即实施。 但四川官商无视或有意避开这些事实,在他
们的说辞中,施行新盐制的动机“不出自政府,而系接受川淮商请求”。 何谓“川淮商”? 当指逃川
淮商。 他们认为,淮商“资本雄厚,早欲攫取吾川绝无仅有之经济命脉”。 ④ 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参议
员王斐然等人在提案中指出,施行新盐制“乃失陷省份鹾商及银行富商,与川康盐务局勾结为奸,
不顾大体,意图劫夺川省盐商权益,断绝川省盐商生计”。 ⑤ 1940 年 5 月,四川盐业场运销商代表请
愿团在向地方当局的呈文中更是声言,“全川各场运销商知系外来资本家与执政者,勾结为奸,劫
夺全川盐业同人应有权益,扼制全川经济命脉之阴谋”,并控诉“ 财政部视川民如草芥,置诸弗
⑥
理” ,毫不掩饰对外来势力的不满。
当然,川商推测淮商掠夺权益的说法其来有自。 首先,川商对淮商积怨已久。 1853 年川盐济楚以
来,川淮之间楚岸之争持续不断。 在川商看来,历届中央政府“总是偏袒淮方”,采取“扶淮抑川”政
策。 ⑦ 其次,1935 年缪秋杰在四川进行盐政改革时,缪约请淮商入川办运,“实际上是侵夺川盐运商的
既得利益”。 ⑧ 此外,不少川商有着根深蒂固的排外思想。 全面抗战爆发后,平津为日寇侵占,久大
盐厂欲迁至自贡设厂,“自贡制盐场商,视盐的生产,为其子孙事业,不愿他人经营,极力反对”。 ⑨
从政治意图看,施行新盐制是国民政府整合地方势力、加速国家化进程的再次尝试。 1931 年 5
月底,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出台新《盐法》,以革除旧盐政的积弊,实现盐政统一。 因四川地处边陲,
① 《盐政概论》,财政部财务人员训练所、盐务人员训练班 1942 年编印,第 120—121 页。
② 宋尚策、王振华:《抗战时期川盐的价格管理》,《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 16 辑,自贡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6 年编
印,第 62 页。
③ 《四川盐业场运销代表请愿团致四川省政府呈》(1940 年 4 月),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档案,民 059 - 02 - 2372。
④ 《绵阳场丰谷井盐垣致四川省政府兼主席蒋呈》(1940 年 4 月),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档案,民 059 - 02 - 2372。
⑤ 《四川省临时参议院第二次大会提案第 40 号》(1940 年 3 月),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财政厅档案,民 059 - 02 - 2371。
⑥ 《四川盐业场运销商代表请愿团致川康绥靖公署等呈》(1940 年 5 月),四川省档案馆藏,四川省参议会档案,民 049 -01 -0820。
⑦ 吴泽霖:《百年来引岸制度束缚自贡盐业的史实纪略》,《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 16 辑,第 40 页。
⑧ 孙维干:《淮商大业盐号对川盐运销的经营》,《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 14 辑,第 152 页。
⑨ 朱家宝:《久大自贡制盐厂第一载盐的捆运》,《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 1—5 辑,第 163 页。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