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3年5-6月
P. 19

2023 年第 3 期

         1927 年到 1937 年,中国社会史论战直接促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形成。 其间,郭沫若出
          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开启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吕振羽出版《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首次
          科学地认识中国史前社会”。 1937 年到 1945 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基本形成。 其间,范文澜出
          版《中国通史简编》,“最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中国通史框架”;侯外庐出版《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
          史》,“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了中国思想史”。 而与上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相比,翦伯赞的特殊贡献在
          于出版《历史哲学教程》,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体系。 可以说,截至 1945 年,经过李
          大钊、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共同努力,中国马克思主
          义史学已经基本形成。 而如本文所述,翦伯赞于 1945 年之后相继发表《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
          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字,初步建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 这一史料学的建立无疑
          进一步完善了已经基本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
              与此同时,翦伯赞的史料学建设还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发展。 史料学是史学的重要分
          支。 民国之后,史料考订派异军突起,一度占据史学界主流。 1919 年,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
          导言》中强调“述学”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审定史料之法” 与“整理史料之法”。                                  ①  1922 年,受胡
          适的影响,梁启超出版《中国历史研究法》,对史料的定义、史料的种类以及“史料之搜集与鉴别”的
          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         ②  1923 年,顾颉刚由“辨伪书”而“辨伪史”,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古史辨
          运动”,进一步“引起大家对于审查史料工作的重视” ;此后,顾颉刚还进一步提出“伪史料”可以
                                                         ③
          作为“作伪时代”的“真史料”。            ④  1928 年,傅斯年推出《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近代
                                                    ⑤
          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主张“扩张研究的材料” ;此后,傅斯年在北京大学主讲《史学方法导论》,
          主张“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而“比较不同的史料”是唯一的“整理史料的方法”,并提出颇有方
          法论意义的新旧史料之“互相为用”。               ⑥  总之,以胡适、梁启超、顾颉刚、傅斯年等为代表的史料考订
          派学者,一方面继承乾嘉考据学的遗产,一方面汲取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方法,从而在史料的搜集、
          整理、考证与辨伪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史料学原则与方法,取得了前不让乾嘉,并能够
          与域外汉学一较高下的成绩。 然而,这一学派基本止步于史料整理与考证,而未能对史料进行应有
          的理论分析与综合研究。 而本文所讨论的翦伯赞,则进一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不仅主
          张用正确的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来整理史料,还主张以史料来验证方法的真确性。 这一史料学
          见识无疑就超越了史料考订派的史料学原则与方法。 由此而言,翦伯赞不仅初步建立了中国马克

          思主义史料学,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发展。
              除了上述学术意义之外,通过系统考察翦伯赞的史料学的建构,还可以为当下的中国马克思主

          义史学叙事与中国近现代史学叙事提供一些启示。
              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叙事的认识而言,应该摒弃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向来重理论、轻材料

          的偏见。   ⑦  1946 年,齐思和在《现代中国史学评论》中指出,现代中国史学可分为两派,其中一派是
          “社会史派”,此派学者大多数“所根据的史料并不充份〔 分〕,所以其结果也并不如掌故家的坚



             ①  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 5 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03—222 页。
             ②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汤志钧、汤仁泽编:《梁启超全集》第 11 集,第 287—337 页。
             ③  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第 2 期,1949 年 10 月,第 28 页。
             ④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 3 册,“自序”,第 8 页。
             ⑤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 3 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12 页。
             ⑥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 2 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08、311、335 页。
             ⑦  学界对此已有一定认识,参见叶建《20 世纪前半期的马克思主义史料学》,《学术研究》2009 年第 1 期;李勇《坚守与拓展:
          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 年第 5 期。
           1 8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