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3年5-6月
P. 20

李长银 /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

          实”;“甚或对于中国社会的进展先有一个固定的成见,然后再找些材料来证明他的假设”,“往往是
                                                                            ②
          先有一套史观,而后找材料”。            ①  当时曾繁康、邓嗣禹等学者也持类似观点 ,直到当代,许冠三在
          《新史学九十年》中指出,20 世纪 30 年代的“唯物史观派的内哄,则令好学深思者省悟,理论与方法
          固为治史者所必不可少,如用之失当,尤其是不顾史料而当作经典或教条、或结论来运用,就只能有
          百害而无一利”。      ③  其实,诚如有学者指出,社会史论战初期,“重理论轻材料是一种普遍倾向”,但
          论战后期,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此前的失当。                  ④  仅就本文而言,翦伯赞在论战后期即开始一再强调史
          料的重要性,至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还专门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
          法》等论著。 由此而言,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于论战初期重理论、轻材料或能成立,但认为
          在其论战之后仍然重理论、轻材料则不能成立。
              就中国近现代史学叙事而言,需要重审中国实证主义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之间的学术
          关系。 一般来讲,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继清末民初“新史学”之后,主要有两支学术力量,分别
          是中国实证主义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这两支学术力量之间的学术关系遂成为近现代史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齐思和、邓嗣禹等学者即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或认为
          二者“互相嘲笑攻击,彼此都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抑或认为二者本应该“通力合作”,实则
                                                           ⑤
          却“互相鄙视”。      ⑥  此后,余英时、王学典等学者进一步强化这两派之间的“尖锐的对立”,并进行了
          系统的论证。     ⑦  然而,经过本文的具体个案考察,可以看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形成,无疑是
          有效汲取了中国实证主义史学的学术资源。 而且翦伯赞并非个例,郭沫若也可以被视为“古史辨
          运动”中的一位重要外援参与者。              ⑧  当然,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的学
          术关联。   ⑨  进言之,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实证主义史学的对抗与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国
          近现代史学的学术面貌。


                                                                             (责任编辑: 薛刚)

















             ①  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第 1 卷第 1 期,1946 年 1 月,第 34 页。
             ②  参见曾繁康《中国现代史学界的检讨》,《 责善半月刊》 第 1 卷第 5 期,1940 年 5 月;邓嗣禹《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编纂
          学》,《远东季刊》第 8 卷第 2 期,1949 年 2 月。
             ③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第 474 页。
             ④  陈峰:《理论与材料: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成就及困惑》,《齐鲁学刊》2010 年第 5 期,第 39—40 页。
             ⑤  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大中》第 1 卷第 1 期,1946 年 1 月,第 34 页。
             ⑥  邓嗣禹:《近五十年来的中国历史编纂学》,《远东季刊》第 8 卷第 2 期,1949 年 2 月,第 155—156 页。
             ⑦  参见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 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版,第
         363—364 页;王学典《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史学月刊》2008 年第 6 期。
             ⑧  参见李长银《相得益彰:郭沫若与“古史辨运动” 的学术关联再认识》,“新时代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国际学术研讨
          会”论文,北京,2021 年。
             ⑨  参见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 年第 6 期。
                                                                                              1 9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