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3年5-6月
P. 68

周东华 /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对“焦土抗战”之认知与分歧

          ·专题研究·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


                        对“焦土抗战”之认知与分歧                                             ∗



                                         ——以朱家骅为中心





                                                 周东华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高层就是否采用及如何采取“焦土抗战”,在认知和
                  实践上发生了相当严重的分歧。 1937 年 11 月底至 12 月初从浙江省主席职位调离前后
                  的朱家骅,在其“离浙声明”中首次提出以“爱惜民力物力”为前提的“焦土抗战”观点,且
                  认为这样的认识是符合蒋介石意旨的,但被以桂系为代表的主张“自我焦土”的“焦土抗
                  战”论者曲解和误解。 为此,他在浙江省政府撤出杭州时作了保全杭州城的安排,也在从
                  浙江路经江西、湖南抵达湖北之履新途中,一路解释他的“焦土抗战” 观点,但效果寥寥,
                  呼应者仅汪精卫等极少数国民党高层。 待到 1938 年“长沙大火”,被保全的杭州城和被
                  焚毁的长沙城形成强烈对比之时,无论是蒋介石本人还是陈诚等国民党高层,对“焦土抗
                  战”作了一些反思;知识界、舆论界也主张慎用“莫斯科公式”。 此后,中国社会有关“焦土
                  抗战”的讨论与实践都趋向理性与慎重,应该说是对朱家骅“焦土抗战”认知和实践的最
                  大肯定。
                  关键词  全面抗战  国民党高层  朱家骅  “焦土抗战”
                  作者  周东华,杭州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暨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正面战场的国民党高层及知识
          界、舆论界就是否采用及如何采取“焦土抗战”,在认知和实践上有过相当严重的分歧。 有关“焦土
          抗战”问题,学术界的研究尚集中于李宗仁及桂系的“焦土抗战”论、长沙大火和国民政府的“焦土
          抗战”政策等论题,对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有关“焦土抗战”的认知与分歧问题、对抗日战争时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已故荣维木研究员的指点;也特别感谢两位匿名评审专家的修改建议。
                                                                                              6 7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