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2023年5-6月
P. 70
周东华 /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对“焦土抗战”之认知与分歧
组浙江省政府,任命黄绍竑、王先强、程远帆、许绍棣、伍廷飏、周象贤、朱孔阳、许蟠云为浙江省政府
委员,并以黄绍竑兼任主席、王先强兼任民政厅长、程远帆兼任财政厅长、许绍棣兼任教育厅长、伍
廷飏任建设厅长,又任命贺扬灵为秘书长”。 ① 从 11 月 26 日蒋介石电令抵达之时开始,朱家骅的
浙江省主席任职进入倒计时。 此时的朱家骅对于离浙履新,并无异议,并多次请蒋介石敦促黄绍竑
尽早来杭州接任以便他能赴“中央”履新。
11 月 28 日《东南日报》刊登消息称,“浙省府自中央明令改组后,省府主席朱家骅,已去电欢迎
新任主席黄绍竑,并询黄氏来浙接事日期”。 ② 11 月 29 日消息称“新任黄主席到浙尚无确期”。 ③
12 月 1 日,朱家骅经汉口的中英庚款董事会转给朱伯涛和傅斯年各一电报。 在给朱伯涛的电文
中,朱家骅说:“电悉,待新任到交卸后即离省。”在给傅斯年的电报中称:“黄尚未来,且无音讯。 在
此人心不定之时,又虽即离,待交卸后即赴湘。” 朱家骅此刻系以“前主席”身份“坐镇危城”,一面
④
继续执掌浙江省政,一面等待“交卸”,故“交卸后即离省”“交卸后即赴湘”也就成为当时他内心最
诚实而急切的想法。 黄绍竑也承认“命令发表之后,朱前任就有电报,催我赶快到杭接事”。 ⑤ 在朱
家骅不断催促下,12 月 3 日消息称“新任浙主席黄绍竑,已于 2 日由武昌启程来浙就职,计程 4 日
或 5 日可到杭”。 ⑥ 12 月 4 日晚十点,朱家骅给陈诚电报中说:“季宽兄武昌来电,称冬日启程来
杭。 ……弟(6)日交代后拟赴京一行。” ⑦
12 月 6 日上午 11 时,朱家骅终于与黄绍竑完成浙江政务交接仪式。 不过,此前强调“卸后履
新”的朱家骅,在给蒋介石电报中表达了希望到雁荡山休养数周再履新的愿望。 他说:“杭市情形
转好,人心亦安,市面逐渐恢复。 季宽兄今日 9 时至杭,11 时交代清楚。 职数月来力疾从公,疲乏
已甚。 近月为安定人心,仍携省府同人,坐镇杭城,未离半步,中间为运输财物等事,实费心力。 拟
赴雁荡稍事静养数周,再来叩谒。” 第二天,他又向蒋梦麟等好友表达了暂赴浙东休养一事。 他
⑧
说:“弟自秋中胃疾剧发以来,迄未清泰。 昨已交卸省事,拟赴浙东暂事休养。”对于“履新”工作,朱
家骅表示些许担忧,说蒋介石“确有命赴德之意,但不详究竟。 外交素非所长,恐难有补国事,将来
能否接受,尚待考虑”。 ⑨ 《东南日报》亦称:“朱前主席今后之出处问题,深为浙人士所系念。 据确
悉,中央对朱氏倚重甚殷,曾发表黄季宽氏继任省主席之前,以外交使命令朱氏担任,曾电征朱氏同
意,大致欲令朱氏赴德一行。 朱氏对此拟与中央商洽后再行决定。 俟交卸后,朱氏闻欲赴天台雁岩
0
小休,藉以稍纾勤倦。” I
从朱家骅给蒋介石和同僚友人的电报以及《东南日报》 报道可知,“因病缓履” 的主要原因有
二:第一,胃病尚未完全康复,需要休养调理;第二,前途未卜,他需要时间斟酌考量。 那么,这两点
是否是朱家骅“缓履”的真正原因呢? 笔者认为,“胃疾未愈” 和“前途未卜” 的确是朱家骅暂缓前
① 《中央明令发表改组苏浙两省府,黄绍竑主浙许绍棣等任厅长》,《东南日报》,1937 年 11 月 27 日,第 1 版;《国民政府明
令任命黄绍竑等为浙江省政府委员兼主席暨各厅厅长、朱家骅等免职》(1937 年 11 月 26 日),台北,“国史馆” 藏,国民政府档案,
001 - 032220 - 00145 - 013。
② 《省府及民建两厅准备办理移交》,《东南日报》,1937 年 11 月 29 日,第 2 版。
③ 《省府朱主席限令日内结束办竣》,《东南日报》,1937 年 11 月 30 日,第 2 版。
④ 《朱家骅致傅斯年》(1937 年 12 月 1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⑤ 《黄绍竑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59 页。
⑥ 《黄绍竑启程来浙日内可抵杭,省府已准备交代》,《东南日报》,1937 年 12 月 4 日,第 1 版。
⑦ 《朱家骅致陈诚》(1937 年 12 月 4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⑧ 《朱家骅致蒋介石》(1937 年 11 月 26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⑨ 《朱家骅致蒋梦邻(麟)等》(1937 年 12 月 7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朱家骅使德说待与中央洽商后决定》,《东南日报》,1937 年 12 月 8 日,第 2 版。
I
0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