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2023年5-6月
P. 78
周东华 /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高层对“焦土抗战”之认知与分歧
2000,全城已平,烧杀之酷甚,古今中外无”,朱家骅认为此惨无人道状况“须对外宣传” ,以引起关
①
注。 11 月 19 日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兼杭州警备司令宣铁吾向朱家骅报告,“前线通敌各公路桥梁多
已奉命破坏,我军进退均极感困难” ,这使得朱家骅对于战区“公路桥梁” 自我焦土造成的“进退
②
困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即破坏“通敌各公路桥梁”亦会造成己方不便,系“自乱与自取灭亡”。
此后,朱家骅在给蒋介石电报中称:“吴兴自 21 日起敌机轰炸;22 日数度轰炸,最多者凡 20 余
架;23 日晨起,状况不明,因自莫干山至吴兴间,电杆被坏者凡 30 余处……阵线已逼近杭市。 关于
中央地方财物,先已陆续运出。 职以军心涣散,士无斗志,故迟迟不离杭城,思有补于万一。” 据竺
③
可桢日记,11 月 25 日杭州前线已至临安,“杭州如日军欲取,数小时可到。 现惟朱骝先暂维治安,
赵龙文亦在”。 ④ 正是在 11 月 24—25 日,有人向朱家骅汇报,“说市内有人划好了地区,贴上了符
号,准备了火油木材等放火材料,预备把杭州烧掉”,朱家骅“一向坚决抗日的,但是反对焦土政策。
他认为一个地方不得已失守了,这个地方上的人民财产还是我们中国的。 我们总有回来的一天。
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城市付之一炬,受损害的还是自己的人民”,于是,朱家骅“亲自到市区查明确定
是从上海来的别动队干的,立刻严令制止了”。 ⑤ 11 月 26 日,他在给蒋介石电文中称“杭徽公路,
⑥
遵命今夜起彻底破坏”,“临电不胜哀感” ,对执行“自我焦土”之破坏感到十分惋惜。 11 月 27 日,
朱家骅给蒋介石电报,称“各地人民见交通之破坏,深怵于暴敌之残酷,转徙一空” ,在另一份电报
⑦
中提请陈布雷和钱大钧“为保惜物力计”和“民族前途”,转请蒋介石禁令各战区实行“自我焦土”
之焦土抗战。 ⑧
1937 年 12 月初,朱家骅与黄绍竑交接完毕,准备赴雁荡山休养。 临行前,他对杭州市市长周
象贤、省会警察局长赵龙文、省府委员罗霞天、保安处长宣铁吾 4 人说:“外边焦土抗战的风气很
盛,一旦杭州撤退时,你们一定要防止。”第 2 年夏天赵龙文到汉口来看朱家骅时谈起,“果然黄绍
竑离开省会时下了命令,要在敌军到达之前把杭州全市烧去”,但他“想起主席临别的赠言,自己也
不忍下手,所以没有执行这个命令,也算对得住地方了”。 ⑨ 此事与戴笠致蒋介石的两封电报内容
基本符合。
戴笠在 1937 年 12 月 20 日致蒋介石电报,“顷据赵龙文同志报称,黄主席原秘嘱赵于撤退杭州
时,令警察将杭州公私建筑一律焚毁,实行焦土政策。 本日上午赵以杭州 60 万市民现留杭者尚有
20 余万,均属贫苦阶级,不能离去。 如将杭市房屋一律焚毁,则此 20 余万生灵将无居处为词,请黄
主席考虑。 黄主席已允作罢,惟对于杭州电厂、钱江大桥等破坏已准备完妥”。 I 0 在第 2 天电报中,
戴笠表示说:“黄主席已决定焦土政策,于将来撤退时,将一切公私建筑尽行烧毁,以免资敌。 生意
杭州除电厂与钱江大桥及笕桥飞机场应尽量破坏外,其它公私建筑似无破坏必要。” 对于黄绍竑
I
1
制定的这样一种“自我焦土” 的焦土抗战执行情况,戴笠的电报证实赵龙文非但拒绝执行黄绍竑
① 《朱家骅致杭立武电》(1937 年 11 月 18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② 《宣铁吾报告》(1937 年 11 月 19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③ 《朱家骅致蒋介石电》(1937 年 11 月 26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④ 《竺可桢全集》第 6 卷(竺可桢日记),1937 年 11 月 25 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05 页。
⑤ 胡颂平:《朱家骅先生年谱》,第 42 页。
⑥ 《朱家骅致蒋介石电》(1937 年 11 月 26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⑦ 《朱家骅致蒋介石电》(1937 年 11 月 27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⑧ 《朱家骅致陈布雷、钱慕尹》(1937 年 11 月 27 日),朱家骅档案,301 - 01 - 02 - 018。
⑨ 胡颂平:《朱家骅先生年谱》,第 43 页。
0
I 《戴笠致蒋中正电》(1937 年 12 月 22 日),台北,“国史馆”藏,戴笠史料,144 - 010103 - 0003 - 005。
I 《戴笠致蒋中正电》(1937 年 12 月 21 日),台北,“国史馆”藏,戴笠史料,144 - 010103 - 0003 - 007。
1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