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3年5-6月
P. 79

2023 年第 3 期

          “自我焦土”的焦土抗战,反而规劝黄绍竑“爱惜民力物力”,若到万不得已必须“自我焦土”,也只
          能破坏重要的军事设施。 赵龙文的认知与朱家骅高度一致,可以判定是朱家骅离杭前对赵龙文的
          交代。
              一言以蔽之,从 1937 年 11 月 5 日日军金山卫登陆到 12 月 24 日杭州沦陷为止,朱家骅奉行
          “爱惜民力物力”为前提的“焦土抗战”,力保杭州城避免毁于黄绍竑等推行的“自我焦土”的“焦土
          抗战”。 杭州蕙兰中学校长葛烈腾称,12 月 22 日夜里,“有人点火烧了军队仓库、兵营、机场等存留
          的设施以及城外一些对侵略者还有用的建筑”;12 月 23 日“一清早,我们就被隆隆的爆炸声所惊
          醒,不久得知,电厂被炸毁了……钱塘江上的码头和浮桥也都被拆毁,漂浮在水面上,或成为废墟,
          人们已经没法从那儿渡江了”。             ①  而此前,“因大桥的延期炸毁,使无数的人民、物资、车辆,得以安
          全通过,撤到后方”。        ②  朱家骅的坚持保全了一座历史名城,张治中的坚持却毁掉了另一座名
          城———长沙城,“焦土抗战”也因而成为中国抗战之殇。
              有关“长沙大火”,在当事人长沙警备司令酆悌的日记发现之前,依赖较多的史料是张治中的
          回忆录,本文主要引用长沙大火的直接当事人酆悌之日记 ,对“长沙大火”作一个概述。 酆悌有关
                                                             ③
          “长沙大火”的三天日记如下:


                  11 月 12 日日记:“下午主席召余与徐与可商谈,准备破坏长沙,成一片焦土问题。 主席
              谓:奉委座电令‘长沙失陷,应焚毁。’ 主席唯恐办得不彻底,故一再慎选指挥人员及执行者。
              初余提出之人选及执行者,渠不同意。 后彼亲自决定,以警备团徐团长昆为总指挥,以该团长
              所部士兵组成 3 人 1 组,共百组担任此种任务。 余等辞退,即召徐商讨,告其准备动手时,应以
              放紧急警报,奉主席最后命令,始执行。 不料当晚 2 时半突然起火,四处大火封街。 余得报告,
              深为骇怪,几不得出,秩序大乱。 警察宪兵,均全部逃走。”
                  11 月 13 日日记:“今晨火势更大,烟火迷天,闻全城已毁 2 / 3。 今日谒陈司令长官辞修,被
              其当面责备,盖其未明余之处境与责任也。 余申告系奉命准备,但不料突然起火,似为另一组
              织发动者,盖余责任所在,自难逃其咎,部队非余训练,仅系指挥他人者……张主席以电呈委座
              之稿示余、徐与可,以责任似为之诿卸于我。”
                  11 月 14 日日记:“巡视被灾区域,颓垣败砾,火焰未尽,难民伤兵,呼天抢地,目不忍视。
              余出 15 元以济难民。 然余方寸实痛苦万分,恨不能自杀,以尽良心之自裁耳。 然而余观疮痍
              痛心之状,实较人为难过也。 张主席接陈司令长官电话,委座来电,谓不能冤某,应查明。 其实
              此事之错误,在时间上之迟早发生影响。 否则,当敌人陷长沙时举行之,则达成任务殊大。 然
              部队误事,亦证训练不够,徐与可应负责也。”                   ④


              从酆悌日记看,第一,在长沙进行“焦土抗战”系蒋介石给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电令的既定作战
          方案。 第二,张治中根据蒋介石电令要求制定了将长沙“全城焚毁”之“焦土抗战”计划。 第三,长
          沙“焦土抗战”作战实际执行者为警备团团长徐昆。 第四,长沙大火系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发



             ①  The Occupation of Hangchow, Account by an Eye-Witness, Shanghai, February 10,1938, Burke Librar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Hangchow,1938, China Information Committee Records, Box3, Folder 9.
             ②  阮毅成:《三句不离本杭》,第 248 页。
             ③  刘大禹在 2013 年即抄录使用酆悌遗著《 焚余日记》,《 酆悌与长沙文夕大火新探———基于〈 酆悌遗著:焚余日记〉 的解
          读》,《民国档案》2013 年第 4 期。
             ④  《酆悌遗著:焚余日记》,1938 年 11 月 12 日,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藏,230 - 2758。 感谢杨善尧先生代查此日记。
           7 8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