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2023年5-6月
P. 86

杜恂诚 /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

          ·问题讨论·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


                                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






                                                 杜恂诚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是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
                  约,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使中国被迫成为西方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供
                  应地。 西方国家并不希望中国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因此不仅不予帮助,反而阻碍中
                  国产业自成体系。 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和广大职工抓住了两大历史机遇,即棉纺织业产品
                  的进口替代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使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与经济发展模式紧
                  密相扣,近代中国经济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的规模度量,不能像度
                  量西方国家经济那样只关注工业,而更应关注进出口行业、与城市化相关的各种行业,还
                  应深入研究近代中国进出口行业和中国市场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中国近代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进出口行业  工业化
                  作者  杜恂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研究中国经济史,一般以研究具体问题的居多,从能找到的研究资料,特别是档案资料、原始信
          件、会议记录、营业报告、新闻报道等着手,寻找史迹,发现规律。 过去笔者在给学生讲课时,强调写
          文章要有理论,要有思想。 学生常会问,怎样才能把经济学或历史学的理论用进去? 所谓理论,应
          该是所研究问题特定的规律揭示,而特定的规律揭示才是我们需要寻找的特定的独一无二的理论
          发现。 西方已有的理论,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历史学,抑或其他学科,主要是对西方社会的规律总结,
          但它们是否适合中国或者部分适合中国,是需要论证的。 我们引用西方的部分理论,表示受其启
          发,目的是帮助我们认识中国的特殊规律,而不是以西方的规律来替代中国的规律,以西方的理论
          来替代中国的特殊理论。
              理论有大有小,整体问题有整体理论,具体问题可以有具体理论。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
          域,所谓整体性理论,就是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特定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规
          模和结构,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等作出阐释和论述。 纲举目张,只有更深刻地认识中国近代经
          济的发展模式等整体性的宏观理论,才能对各个具体问题看得更为清晰。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落后,
          不只是工业发展水平低,更在于中国的经济和市场为一些强权国家所掌控,而这些国家的政客和大
          资本所有者在所谓“自由贸易”的幌子下,利用充斥着所谓促进“和平、友睦、通商”漂亮辞藻的不平

                                                                                              8 5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