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近代史研究》2020第五期
P. 113

&成史屠寃             2020年第5期


          水源救火,以及保障城市30万人口的供水。在请愿书中,他着重讨论了资金的筹措,“兴办自来水
          资本浩大,地方财力犹恐不及,比闻有华侨某君愿意帮忙投资四分之三,地方人民只须筹措四分之
          一,此言如果确实,亦为极好机会”,曹氏希望商会能够支持华侨商人的自来水提案。①

              虽然请愿发起者曹培生、范君博和戎法琴等均为吴县商会的活跃成员,但这次提议却没有得到
          其他同业公会的支持。时任吴县商会主席、纱缎庄业代表施筠清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很不
          客气地批评道,“现在拟办自来水者,不过表示关乎饮料〔水〕及救火两问题,实则于欲达其垄断专

          利之目的而已”。对于施氏而言,创办自来水将影响苏州城原本以河道为主的城市格局,也影响依
          赖河道生存的行业,“苏城原属水区,河道交通向称便利,举凡货物往来,向以船只运输,倘遇天灾
          水患,全仗河道通流以达湖海。若行自来水之后,势必河塞港淤,或至填平,设有水患,无从疏泄,其

          平时操舟为生者,亦相继失去本业”。②对苏城而言,疏浚河道远比创办自来水重要。这一讨论又
          回到市政府填塞河道的困局中,即河道为苏州的根本,不宜轻易改变。
              施筠清又提出一个苏州不适宜创办自来水的关键理由:“况近来商业衰落,城市萧条,失业工

          人日多一日,城中所居贫民尤占多数,向在河中井中取水者,不费分文,今则一饮一酌,非钱不可,生
          活又增一负担,甚至浴室茶馆,均须增其价值0时至冬令,龙头冰结,水管冻裂,修换动辄不贤,总之

          利少害多,如同因噎废食。”③施氏清楚地指出,1933年苏州商业衰落、城市萧条,居民无力承担价
          格不菲的自来水。自来水创办和维护的费用高昂,对处于经济衰退时期的苏州而言,并非有收益的
          生意。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日本人造丝的竞争,1930年代苏州丝绸业面临经营不景
          气的困境,苏纶纱厂也亏损严重。与此同时,与丝绸相关的行业亦深受影响,机户工人失业率上升,
          生产丝绸原料的吴县农村经济亦濒临破产。④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创办自来水不合时宜,除了提

          高生活成本,又令船户失去生计,影响苏城稳定。

              对于本地商人而言,他们无力承办自来水厂。根据吴县社会调查处所做的调查,1930年代苏
          州城区共有43家资本2000元以上的工厂,其中苏州电气厂规模最大,资本达240万元;其次为苏
          纶纺织厂和鸿生火柴厂,资本各为50万元。43家工厂中,丝绸相关行业占19家,棉布行业占11
          家,但均为小型资本的工厂,其中资产最高不超过6万元,且一半资本为1万元以下。⑤丝绸、棉布

          业虽为苏州支柱性行业,却并非大型资本,且规模逐渐萎缩。而筹办小型自来水公司资本为30万
          元,如可供应全城则需100万元以上,这对于苏州本地商人而言,是相当高昂的数字。除了苏州电
          气厂,苏州工商业资本超过100万元的仅有银行业和典当业。⑥因此,创办自来水这类资本巨大的

          公营事业需由政府发行公债,或吸引实力雄厚的外来商人投资。一旦大规模外来资本涌入苏州,原
          有的商业格局可能受到影响。
              施筠清认为,应按照传统疏浚河道的方式解决城内用水问题,“根本解决惟有请县商会及当地
          绅士发起募集巨款,速将原有城河大加疏浚,使水通流无阻,则倘遇水灾或可无患,且饮料〔水〕自

          可清洁,多开公井救火,防患未然,即运输物品亦可省费,船户生计不致断绝,平民负担不致加重,诚



             ①  《为本县举办自来水意见函各业同业公会>(1933年3月),苏州市档案馆藏,苏州商会档案,114/002/0282/024。
             ②  《华侨愿意投资创办自来水,实为利少害多如同因噎废食,特函复希查照并案核夺)(1933年4月30日),苏州市档案馆
          藏,苏卅商会档案,114/005/0144/003。
             ③  《华侨愿意投资创办自来水,实为利少害多如同因噎废食,特函复希查照并案核夺> (1933年4月30日),苏州市档案馆
          藏,苏州商会档案,114/005/0144/003。
             ④  《一年来吴县社会的概观》,《十日旦报》第44期,1934年1月,第5页。
             ⑤  《吴县城区工厂概况调查表》,《吴县(城区附刊)》,"工商”,第1—2页。
             ⑥  《城区工商业状况之调查(一)》,《苏州明报>,1931年4月2日,第3版。
           110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