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六期
P. 43

2022 年第 6 期

                       程,于国语满文极为注重,钟点加多,授课綦严。 又经臣部遴聘翰林院侍读学士恩祥督课满文,
                       时加稽察,务令八旗子弟专心学习,日臻纯熟,与该编修之用意正复相同。 至各省驻防学堂,自
                       应仿照京旗,均设国语满文专科。 其他学堂,如子弟聪颖、经费充裕,亦可任听兼习。 惟现在科

                       举停止,凡各衙门需用满文人才,自应取之于学堂毕业生。 兹拟就中小学堂现设之清文班内,
                       再加推广,俾八旗子弟咸知国语清文之为重。 嗣后该生毕业,除与各学堂一律给奖外,并择其
                       翻译明通、写字端楷者,咨送各馆充当翻译官、译汉官暨誊录等差,以资效用。 并仿照译学馆之
                       例,另设清文专门高等学堂,以备中学堂之毕业生升入此科,专心研究清文,务臻完备,并考取
                       举、贡、生、监之与中学堂程度相等者,附入学习。                      ①


                   虽然,此时直至清廷灭亡,除体制外的革命党之外,都没有人敢公然挑战满语满文的传统“国语”身
                   份,但现代国家通用语意义上的“国语”,毕竟已非汉语莫属。 这一点,无论是吴士鉴,还是荣庆代
                   表的学部,也都没有加以否认,他们并未要求国人均将满文满语当作国家通用语文来对待。 倒是有
                   一名满人江苏道监察御史贵秀,因不满于仅将满文设为“专科”、不利于普及的举措,曾从化除畛

                   域、满汉平等的角度,提出满语可与汉语“并重”,让满汉学生“皆相肄习”的主张。 1907 年 8 月 18
                   日,他向朝廷递上《奏为满汉畛域化除敬陈管见事》一折,明确表示:“各学堂添习满文一科以保国
                   粹而跻同风也。 翻译科既停,满文几成硕果,数典忘祖,学士之羞。 近虽议添教习,要之为满人专
                   科,究难普及,宜令满汉学生皆相肄习,与国文并重,感情甄陶,久焉自化,尚有畸为轻重之弊乎!”                                              ②
                   不过,贵秀似乎只是就满汉两族内部而言,并未质疑汉语的国家通用语地位。 不仅如此,这位强调
                   满汉语文并重的旗人御史,不称被其视为“国粹”的满文为“国文”,倒乐于将“国文”的称谓留给汉
                   文,其所谓令满文“与国文并重”的表述,反可证其已然接受现代国家通用语文方称“国语” 或“国
                   文”这一概念和观念的深刻影响。 类似吴士鉴和贵秀的主张,虽于加强满蒙等语言学习切实有益,
                   且在无形中为日后广义“国语”概念(泛指中国的各种语言)的存活保留了空间,但在根本上,却无
                   碍于现代通用语意义上的“国语” 概念之传播,也没能阻止以汉语为国家通用语的现代国语改
                   革实践。
                       这一点,从当时和此后几年相继开办的各种蒙藏回学堂章程、课表中有关汉文汉语学习的
                   硬性规定和实际设置,也可以得到验证。 如 1908 年,以“ 保国粹而裨要政” 为宗旨在京师开办
                   的满蒙文高等学堂,就要求考生以“ 中文( 指汉文) 清通” 为前提,必须“ 中文通顺”,方可取录。
                   无论是满蒙文预科、正科和别科,还是藏文预科、正科和别科,其课程中除满蒙藏文、满蒙藏语
                   外,均开设“ 中文” 即汉文课,课时分别为四课时和三课时。                             ③  1910 年,吉林满蒙文中学堂的课
                   表中,甲乙两班的课程时数规定为:满文 4 课时,蒙文 8 或 7 课时,国文 4 课时。                                ④  不仅汉文课时
                   量大,还直接以“国文”名之,可见汉文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文地位,已开始在实践中逐渐得到
                   落实。
                       随着立宪运动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预备立宪各项计划中关于国语统一建设原定时间表的
                   迫近,清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学习的督导,变得更加急切。 1910 年底,朝廷制定


                      ①   《学部奏议复八旗及驻防学堂特设满文专科折》,《东方杂志》第 4 卷第 11 期,1907 年 11 月,第 256—257 页。
                      ②   贵秀:《奏为满汉畛域化除敬陈管见事》(1907 年 8 月 18 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03 - 5745 - 055。
                      ③   《学部咨宪政编查馆准满蒙文高等学堂咨送章程文附章程》,《大清新法令(1901—1911)》第 3 卷,第 472—476 页。
                      ④   参见《吉林省学务公所直辖学堂一览表》(宣统二年),吉林省档案馆编:《吉林省档案馆藏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第 17 册,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394—614 页;张凌霄:《断裂的“国语”———清帝国晚期的语言政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
                   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 年,第 107—108 页。
                    4 4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