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2023年5-6月
P. 33

2023 年第 3 期

          身后评价的在意,他既不希望人们苛责刘师培,又不愿意世人完全原谅刘师培,这种对刘师培既爱
          惜又有所芥蒂的矛盾态度大概延续到章太炎晚年。
              除此之外,章太炎之后于著述中也偶有牵涉刘师培之处。 如在晚年为爱徒黄侃撰写的墓志铭
          中,章太炎又提及当年黄侃拒绝刘师培“以筹安会招学者称说帝制”一事,并表彰黄侃“为学一依师
          法,不敢失尺寸。 见人持论不合古今,即眙视不与言,又绝类法度。 自师培附帝制,遂与绝,然重其
          说经有法。 师培疾亟,又往执挚称弟子”。                ①  明显可以看出章太炎这里借黄刘交谊来表彰黄侃之学
          行、德行,但叙述中章太炎并未刻意贬损作为潜在比较对象的刘师培,只是平心静气地追述了当年
          刘师培所为,且不乏肯定其学问之处。
              1934 年初,章太炎的另一爱徒钱玄同开始受雇于刘师培旧友南桂馨为刘师培编纂文集。 在编
          辑过程中,钱玄同一直想邀请刘师培“学问上最重要之友”章太炎为之作序 ,不过因为担心会被章
                                                                            ②
          太炎拒绝,最终未敢开口请求,其内心却认为只有蔡元培和章太炎才是最了解刘师培学术与为人的
          旧日友人,也是最适合为之写序的人。 章太炎的忽然去世,让即将出版的《刘申叔先生遗书》缺少
          章序一事成为永远的遗憾。 为弥补此缺憾,钱玄同遂将当年章太炎与刘师培的通信及有关文字八
          篇作为代序置于书中。         ③  可以说,借助这种形式的共存,钱玄同让业已身故的章太炎、刘师培两人
          再度重归于好,为两人的恩怨画上一个不算圆满的句号。
              通观刘师培和章太炎的关系及其在清末民初舆论场域中的互动情形,可以发现章太炎往往将
          学术私谊置于私人恩怨之上、以学术为先来处理同刘师培关系。 这样的做法一度让章非常被动,饱
          受革命党舆论的指责。 其做法让刘师培颇为感动,遂主动公开致信前者致歉和解释此前降清之举
          的原因,同时希望借助舆论之力,使其自我辩护得到更多读者的谅解。 尽管刘师培在道歉中难称诚
          恳,但依旧获得章太炎谅解。 不过,稍后两人再度卷入严酷的现实政治斗争中。 桀骜不驯的章太炎
          赞成并支持革命党人的反袁行动,导致自己在北京被袁世凯软禁近 3 年之久;而汲汲于用世的刘师
          培效命于袁世凯后,故态复萌,再度与革命党公开决裂,刘章关系也随之破裂。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
          败后,政治环境与革命形势与之前大相径庭,刘师培到北大任教,并联合黄侃等人勉力提倡国故,与

          同革命党渐行渐远的章太炎又一次成为提倡国学的同道,两人关系得以稍加改善。 刘师培去世后,
          致力于捍卫中国文化的章太炎对刘师培既痛惜又心怀芥蒂,这种矛盾心态一直延续。
              概言之,刘师培、章太炎两人的私谊演变情形,很好地展现了两人的性格差异与各自的政治抉
          择、学术关怀的关系,以及媒体舆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我们观察清季民初学
          术、私谊和政治的复杂关系及其经由媒体所呈现出的互动情形。 因此,本文在拾遗补缺之外,或能

          于刘师培研究、章太炎研究有所裨益和推进。

                                                                             (责任编辑: 薛刚)













             ①  章太炎:《黄季刚墓志铭》,黄耀先等点校:《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93 页。
             ②  《钱玄同致郑裕孚(五九)》(1936 年 11 月 28 日),刘思源等编:《钱玄同文集》第 6 卷,第 283 页。
             ③  《章太炎、黄季刚二君关于刘申叔君之文十首》,南桂馨等编:《刘申叔遗书》上册,第 19—23 页。
           3 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