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2023年5-6月
P. 50

王建伟 / 从潜流到激流: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的左翼思潮与行动

          抗日救亡的浪潮,整个过程持续至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                         ①
              “一二·九”运动也对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深化作用。 中共北平党组织一方面领
          导学生运动,另一方面也着手重启一度停顿的左翼文化团体的活动,北方左联、北平社联等逐渐恢
          复,并与民先队、北平学联等展开协作。 一些左联盟员参加了南下宣传团,赵德尊、杨述、陈落、韦君
          宜、赵俪生、王瑶、赵荣声等人既是北平左翼文化社团的重要成员,同时也积极投身到“一二·九”
          运动中。 很多文艺青年,既是北平学联的骨干,也是北方左联的新生力量。
              1936 年 2 月中国左联解散之后不久,北方左联也停止了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北方左翼文化
          运动的停滞,而是反映了中共领导的文化运动在基本策略上的重要转向,其标志就是同年 11 月成
          立的北平作家协会,部分承接了北方左联的工作内容。 据当时担任北平作家协会执委的中国大学
          教师王西彦介绍,北方左联是一个秘密组织,北平作家协会是北方左联的“扩大”,“是文艺界抗日
          救亡的统一战线组织,事前争取了好多位学术界名流参加”,《华北日报》《世界日报》《大公报》《益
          世报》《北平新报》等都刊发了该会成立的消息。                    ②
              北平作家协会的构成以青年文艺工作者为主,但也体现出开放姿态。 为了纠正宗派主义倾向,
          扩大文化阵线,除要求北方左联的成员一致参加外,还争取到几位老作家以及一些文学立场并不属
          于左翼的作家,如陆侃如、冯沅君、张秀亚、卞之琳等。 在成立宣言中特别提出文艺从业者要在“联
          合战线”的号召之下团结起来,作为这伟大运动的一环,“凡是不甘心作亡国奴和汉奸的作家们,纵
          然文艺上的主张不同,我们也认为同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因为救亡运动是全中国人的共同事
          业”。 ③  当时年仅 19 岁的胡绳就已经注意到这一趋势。 他指出,对于“一二·九”运动之后的文化
          界而言,各种倾向的文化人已经在“中国民族的生和死”这一大目标前逐渐接近,最终汇聚在“同一
          的战线”上。    ④  北平文化界及学生团体内部出现了“息争”的呼声,提出“以理智的疏解法消弭彼此
          摩擦”。  ⑤  北平文化人达成了一个基本认识:“当侵略者加紧进攻的时候,只有侵略者是我们的唯一
          敌人……在民族解放这最神圣最广大最近切的口号之下,本来的派别恩怨,实在都没有存在的余
          地。”  ⑥  此时,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整体工作方针相对以往发生明确改变,更加强调建立统一战线,
          而这也是中共整体革命方略发生重大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⑦

                                                   余论


              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的左翼思潮不是一种固定的形态,其主要内容与表现方式、强度随着华北
          区域政治、军事环境的变动不断变化,并受到日本侵华进程的直接影响,与上海等地有比较明显的
          地区差异。 北方左联的成立及其开展的文化运动是北平左翼思潮萌发的“根芽”。 九一八事变之
          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内政与外交问题的失误处置引发全国民众普遍不满,国难危机持续加剧,北平



             ①  亲历者冯兰瑞认为,广义的“一二·九”运动系指从 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加剧,华北危亡在即,北平学生首先在 12
          月 9 日爆发了请愿游行斗争,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学生争取民主自由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直到 193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华民族
          解放先锋队停止发展为止,历时三年整。 参见冯兰瑞《“一二·九”运动到底是谁发动的》,《炎黄春秋》2009 年第 1 期,第 9 页。
             ②  王西彦:《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 年第 2 期,第 50 页。
             ③  《北平作家协会成立宣言》,《燕大周刊》第 7 卷第 16 期,1936 年 11 月 28 日,第 24 页。
             ④  胡绳:《论近两年来的思想和文化》,上海《认识月刊》创刊号,1937 年 6 月 15 日,第 33 页。
             ⑤  曹聚仁:《北平文化界息争运动》,《社会日报》,1937 年 7 月 1 日,第 1 版。
             ⑥  白:《北平文化界最近的动态》,《时代文化》第 1 卷第 1 号,1936 年 11 月 17 日,第 7 页。
             ⑦  参见唐宝林《刘少奇与一二九运动的转折》,《 近代史研究》1988 年第 3 期;肖政军《 再论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走向及其成
          因》,《中共党史研究》2022 年第 3 期。
                                                                                              4 9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